AI导读:

2024年,我国电子商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国内消费平稳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普惠共赢。消费电商、产业电商、丝路电商等领域均取得新进展,数字商务成为商务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原标题:2024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全面提速,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详解新进展

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决策部署取得显著成效。电子商务不仅有效促进了国内消费的平稳增长,还加速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普惠共赢。随着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商务各领域的数字化水平稳步提高,为商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消费电商:汇聚增长新引擎

商务部通过品牌化打造全国网上年货节等“4+N”网络消费矩阵,并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消费持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网上零售额实现了7.2%的增长,实物网络零售更是拉动了社零增长1.7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重点商品以旧换新带动了实物网络零售增长1.3个百分点。此外,数字消费持续壮大,智能家居系统增长高达22.9%。网络服务消费也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在线旅游增长48.6%,在线餐饮增长17.4%。新业态、新热点不断涌现,即时零售向万物到家拓展,AI应用也进一步向检测商品品质等深度领域延伸。消费电商的扩容提质,为扩大消费、惠及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电商:实数融合新路径

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商务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着力打造“电商+产业带”模式,以提升电商产供链的韧性和协同效能。通过“数商兴农”战略,农产品上行得到有力推动,4场重点对接活动有效聚合了农业需求和产能,带动了农村和农产品网络零售分别增长6.4%和15.8%。同时,“数商兴产”战略也显著提升了产业链质效,通过“电商平台+产业带”模式,成功打造了2000多个产业品牌。此外,“出海平台+国内产业带”带动了中国优势产品的出口,“生活服务类平台+丝路产业带”则在19个国家建设了65个种植基地,有效提升了伙伴国的数字化水平。电商快递能效也显著增强,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秒产生5400多件快件。产业电商正加快赋能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新平台

“丝路电商”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大,伙伴国已增至33个。在政策交流、产业对接、地方合作以及能力建设四个方面,合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先行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形成了电子提单应用等10项制度创新成果,并成功建成了全国首个电子发票跨境互操作平台等4个首创性成果,为电商制度型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对接助力共建全球电商大市场,商务部成功协助泰国、冰岛举办电商展会等活动,并在意大利、泰国举办的平台路演中对接了75家本地企业,达成了近50项合作意向。地方合作也带动了区域的包容普惠发展,如广西面向东盟打造农特产品电商产供链,山东则常态化开展上合云品电商促销活动。在能力建设方面,通过云上大讲堂等线下活动,以及“丝路电商”合作研修中心的培训,已培训了5000余名外国学员。丝路电商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典范。

商务领域数字化:新进展与新动能

在推动数商强基、数商扩消、数商兴贸、数商兴产、数商开放等五个方面,商务部已落地见效20项任务。数商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成立了数字商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出台了电子商务基地行业标准。通过举办5场惠民惠企培训,电商从业人员的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消费、贸易、投资领域,数字化水平也均有所提升。实物网络零售对社零的贡献率达到了48.4%,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平稳增长,数字领域的对外投资合作也亮点纷呈。跨境电商更是加速释放了外贸新动能,据海关总署初步统计,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了2.63万亿元,增长了10.8%,占我国进出口比重的6%。在政务服务方面,通过加大部门和地方数据共享力度,全年推送商务领域政务数据超过480万条,制发电子证照108万份,实现了业务协同联动、服务同质高效。数字商务已成为商务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新动能。

(文章来源:商务部,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