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慈星股份计划发行A股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此次跨界并购引起资本市场关注,BAW滤波器市场前景广阔但国产化率较低。多家企业已涉足该领域,武汉敏声业绩亏损待解,慈星股份并购后业绩存不确定性。

慈星股份跨界并购武汉敏声,布局BAW滤波器市场

慈星股份(300307.SZ)近日宣布计划发行A股股票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敏声”)的控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这一跨界并购举措,标志着慈星股份正式进军体声波(BAW)滤波器领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并购消息发布前,慈星股份的股价已显著上涨,两天内累计涨幅超过38%。

慈星股份目前的主营业务为纺织机械,而武汉敏声则是国内新兴的BAW滤波器公司。此次并购能否为慈星股份带来财务上的增长尚待观察,但其跨界布局的策略已初显端倪。

BAW滤波器市场前景广阔,国产化需求迫切

BAW滤波器因其在5G频段性能优越,具备高品质因数、低损耗和小巧体积等优势,成为中高端5G手机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据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BAW滤波器市场规模已达316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5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44%。

然而,全球BAW滤波器市场目前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博通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87%,其次为Qorvo,占比为8%。由于博通等行业巨头建立了深厚的专利壁垒,导致BAW滤波器国产化率较低,成为制约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尽管A股市场尚无以BAW滤波器为主业的公司,但已有不少企业开始涉足该领域,试图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国产化进程。

多家企业涉足BAW滤波器业务,进展各异

麦捷科技(300319.SZ)此前与行业专家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进入BAW滤波器行业,但研发进展并不顺利,产品仍处于优化阶段。诺思微则是国内最早从事BAW滤波器设计、制造的企业之一,曾是国内龙头企业。经纬辉开(300120.SZ)近期受让了诺思微部分股权,增加了对诺思微的控制权。

武汉凡谷(002194.SZ)则通过参股武汉光钜微电子有限公司,间接涉足BAW滤波器领域。而此次慈星股份并购的武汉敏声,则是与A股市场“羁绊”最深的BAW滤波器公司之一,自成立以来已历经多轮融资。

宁波闵芯或成最大赢家,武汉敏声业绩亏损待解

宁波闵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武汉敏声的最早投资者之一,其执行事务合伙人闫炘为武汉大学博士,与武汉敏声创始人孙成亮同校出身。目前,宁波闵芯仍是武汉敏声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17.77%。闫炘同时担任中庚基金的董事长,因此此次并购也可能使中庚基金间接受益。

然而,武汉敏声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公司已宣布在光谷建设高端射频滤波器研发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产能较高,但考虑到公司仍处于量产爬坡阶段且行业竞争激烈,其未来业绩仍存在不确定性。

慈星股份作为一家盈利企业,并购一家亏损企业势必对其业绩形成拖累。因此,武汉敏声的实控人能够给出多少业绩承诺,将是此次并购能否通过审核的关键。同时,慈星股份自身股价虚高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其静态市盈率已接近70倍,此次并购的对价有相当一部分要通过发行股份实现,武汉敏声的股东方是否会接受这一虚高的股价仍存在悬念。

图片来源:天眼查APP

图片来源:天眼查APP

图片来源:天眼查APP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