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2025年1月21日,64家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整体业绩呈现分化态势。其中,30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净增长,龙头企业表现强劲,但部分公司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文章详细分析了业绩分化的原因及龙头企业的表现。

截至2025年1月21日发稿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64家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整体业绩呈现分化态势。

数据显示,在这64家公司中,有30家企业预计实现净利润净增长,其中瑞芯微表现尤为突出,预计净利润增长幅度在307.75%至367.06%之间,领跑整个行业。同时,新易盛、乐鑫科技、甬矽电子、京东方和怡达股份等5家公司也实现了净利润的翻倍式增长。这些企业多处于AIoT、光模块等市场发展迅速的行业,业绩增长飞速。

业绩分化加剧,龙头效应显现

瑞芯微和乐鑫科技作为AIoT芯片行业的芯片设计公司,受益于下游智能家电、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应用等领域的旺盛需求,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华金证券研报指出,瑞芯微的AIoT芯片拥有不同算力水平的芯片,可支持AI大模型部署,为生成式AI在端侧落地提供足够硬件支持。

新易盛则受益于AI算力投资的增强,旗下高速率光模块需求大幅提升,预计净利润增幅达300%。此外,还有12家企业预计2024年净利润增长超50%,包括芯朋微、博通集成、晶丰明源、国民技术等,这些企业主要聚焦于细分产品品类,并在市场开拓上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也有部分公司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例如,翱捷科技、概伦电子、纳芯微、龙芯中科等10余家A股半导体公司,虽然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下滑。纳芯微表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承压、毛利率下滑是导致净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而概伦电子则归因于研发费用、股权支付等费用的大幅增加。

更为严峻的是,立昂微、思瑞浦和灿瑞科技等公司的净利润下滑幅度甚至达到400%~800%。这些公司多受到去库存和价格战的困扰,导致产品售价下调,净利润大幅下滑。此外,闻泰科技、沪硅产业、景嘉微和京运通等4家公司因未公布营收数据,但净利润下滑超400%,其中京运通更是由盈转亏,净利润预计下降1100%。

尽管整体业绩分化,但龙头企业的表现依然亮眼。目前A股有7家市值过千亿元的半导体公司,其中寒武纪、海光信息、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京东方等纷纷发布业绩预告,业绩均向好。寒武纪预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0.83%至69.16%,海光信息则实现了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为50%左右的正增长。

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企业的代表,业绩也持续增长。北方华创预计全年营收较2023年增长55亿元至97亿元,净利润增长32%~52%。中微公司虽然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但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94%,显示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投入。

此外,半导体显示公司京东方也公布了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增长104%。京东方表示,旗下LCD、AMOLED出货量持续增长,同时创新技术产品实现业务或技术上的突破。

总体来看,2024年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显著,但龙头企业表现强劲,显示出半导体行业的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