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周(2025年1月13日至1月17日),中国债券市场在多重因素扰动下,资金面持续紧张,导致债市短端收益率率先反弹并传导至长端。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全周走高,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同时,海外债市方面,美国国债收益率高位回落,提振了市场对降息的乐观情绪。

上周(2025年1月13日至1月17日),中国债券市场在多重因素扰动下,资金面持续紧张,导致债市短端收益率率先反弹并传导至长端。税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以及春节取现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资金利率明显上行,债市情绪整体承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全周走高2.25个基点(BP)至1.64%,显示出债市调整的压力。

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OMO)净投放14848亿元资金,期限均为7天,但叠加暂停国债买入操作,整体态度较为收敛。此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的数据,以及央行发布的2024年12月新增社融2.86万亿元、同比多增9249亿元的数据,虽然基本面数据多空交织,但债市对此反应有限,预计短期内仍将受制于资金面状况。

行情回顾:上周,资金面收敛导致收益率曲线短端大幅抬升,曲线趋向熊平。具体来看,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较前一周末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动,其中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收益率分别上行6.56BP、5.96BP、2.29BP、9.33BP,而7年期收益率略有下行(-0.35BP),10年期收益率上行2.55BP。市场情绪波动较大,但尾盘压力在部分交易日有所缓和。

国债期货市场全周震荡,周线涨跌不一,反映出市场对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中证转债指数跟随股指上涨,周涨幅达到1.31%,显示出转债市场的相对强势。

一级市场:上周,利率债合计发行量达到5199.14亿元,其中国债发行2571.80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发行1575.80亿元,地方债发行1051.54亿元。本周(2025年1月20至24日),利率债计划发行量将大幅增加至8295.54亿元,其中地方债发行量将环比大幅增加3404亿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海外债市:上周,美国国债收益率高位回落,通胀等数据提振了市场对降息的乐观情绪。截至上周五尾盘,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1.45BP至4.6270%,全周累计下跌13.22BP。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就通胀数据发表评论,表示如果继续看到类似数据,降息可能会发生在今年上半年,这一表态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

公开市场: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净投放4589亿元资金,以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状况。然而,资金利率中枢仍显著抬升,显示出市场资金需求的旺盛。本周,公开市场将有大量逆回购到期,市场将密切关注央行的应对措施。

要闻回顾: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以支持企业跨境融资需求。此外,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外贸实现质升量稳的目标。香港金管局发布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安排,进一步便利市场参与者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新增“南向通”下上海清算所结算的美元、欧元币种债券交易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机构观点:多家机构对债市走势发表了看法。天风证券认为,临近降息窗口,降息可能性在下降,但1月降息与否并非债市的决定性因素。西部证券指出,近期长债走势与资金利率逐渐脱敏,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浙商证券则认为,当前临近春节,从历史经验和近期债市回调走势来看,本轮债市跨年行情大概率已结束,下一阶段10年国债收益率或将进入回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