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LPR,其中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下调有利于减轻个人房贷付息压力,激发住房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专家分析货币政策加码稳经济,宽信用进程加快,后续降息仍有空间。

2025年8月22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正式揭晓了新一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微降至3.65%,相较于上月的3.7%下调了5个基点;而5年期以上LPR则下调至4.3%,较上月4.45%减少了15个基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5年期以上LPR的此番下调,对于广大个人房贷持有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将有效减轻其付息压力。举例来说,若有一笔期限为30年、总额为100万的按揭贷款,在采用每月等额还款的方式下,此次5年期LPR的下调将使每月还款额减少约88元,总支付利息更是能节省近3.2万元之巨。

业内专家对此表示,本次LPR的非对称下调,不仅传递出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基调的信号,更彰显了政策层面对于经济平稳复苏和信心修复的坚定支持,同时避免了过度刺激和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风险。5年期以上LPR的下调,将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无论是新增还是存量房贷,都能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从而减轻购房者的负担,激发住房消费需求,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货币政策还需从多个维度加大实施力度,既要确保物价稳定,又要促进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为经济社会的全面恢复提供有力支撑。

LPR非对称调整,货币政策加码助力经济平稳

回顾此前,人民银行于8月15日开展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两项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调了10个基点。基于定价基础的变化,市场普遍预期本月LPR将有所调整。

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本月LPR将下调的决策。会议指出,要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指导作用,以支持信贷需求的回升,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然而,市场对于LPR如何调整并未形成一致预期。部分观点曾预测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将下调10个基点。但本次LPR调整结果呈现非对称性,1年期下调5个基点,而5年期则下调15个基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在当前中长期贷款需求亟待提振的背景下,LPR的非对称调降更符合政策导向,有助于银行向中长期贷款提供更多让利,从而释放中长期贷款需求。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指出,本轮LPR调整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通过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激发融资需求,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稳定企业和居民的信心和预期。同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加息的背景下,我国LPR的下调表明货币政策更加坚持独立自主,兼顾外部平衡。

房贷利率预计下调,楼市预期有望逐步改善

5年期以上LPR的下调15个基点,无疑将进一步提振中长期贷款需求,降低居民和企业融资成本。多位专家指出,这一调整将对尚处于筑底阶段的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表示,5年期以上LPR的不对称调降有助于完成稳预期、稳主体、稳增长、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通过降低购房者按揭成本和月供,推动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满足居民合理购房需求,促进开发商回款,助力房屋交付,从而逐步扭转信贷和地产的复杂形势,改善市场对经济和地产的预期,楼市筑底复苏可期。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同样认为,在居民收入减少、债务负担加重的背景下,降低政策利率并引导LPR下调,有助于为存量按揭贷款释放红利,提升居民消费预期。

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考虑到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进一步降低住房贷款利率。参照历史最低水平,当前住房贷款利率仍有下降空间。

不过,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呼吁,当前稳楼市政策力度应继续加大。楼市面临的问题更多源于经济预期,需要出台更多更积极的政策来降低购房者成本,稳定市场。

宽信用进程提速,后续降息仍有空间

展望下半年,由于9-12月MLF到期量较大,在当前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多位专家预测后续MLF可能继续缩量续做。

庞溟指出,今年还有超过2.5万亿元MLF到期,未来可能继续择时适度缩量续作。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可能保持谨慎。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力点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未来可能采用降准等资金成本更低、期限更长、调节银行资金结构更便捷的工具。

温彬认为,在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基调下,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虽然三季度降准概率不高,但若四季度房地产融资有所改善,宽信用进程加快,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有所恢复的情况下,为给银行体系提供长期流动性、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也不排除会适时进行小幅降准操作。

董希淼强调,未来货币政策应从多个方面加大实施力度,既要维护物价稳定,更要促进经济增长、提振信心和预期,为经济社会的全面恢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