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二手房市场在经历长时间低迷后,7月份成交量突破2万套大关,环比增长28%。刚需成交成为主流,低总价房源备受青睐。成交价格受成交结构影响同步下行,未来市场或面临更多挑战。

上一次上海二手房单月成交量突破2万套还要追溯到一年前的辉煌时期。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收紧,上海二手房市场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成交量逐月下滑。自2022年1月起,各月份的成交量始终在1.5万套以下徘徊,市场仿佛被冰封。然而,在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市场停滞后,终于在7月份,上海二手房市场重新焕发生机,成交量再度站上2万套大关。

据上海链家监控数据显示,7月份全市二手房成交套数实现了28%的环比增长,成交金额更是高达659亿元,环比增长37%。然而,与2021年同期相比,7月份的成交套数和金额仍分别下降了15%和18%,显示出市场虽有所回暖,但仍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在当前上海二手房市场中,刚需成交依然是主流。与市场上流传的“豪宅大量成交”“老破小无人问津”的说法不同,数据显示,低总价刚需房源才是交易的绝对主力。千万级二手豪宅的成交占比仅为4%左右,且这一比例还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这进一步证明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刚需购房者对于低总价房源的强烈需求。

上海链家研究院首席分析师杨雨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交量突破2万套,其实比较符合大家对于7月份市场成交修复的预期。进入7月,购房者的购房意愿逐渐增强,成交周期缩短,这也说明目前市场对于市场修复的意愿较强。”她认为,随着购房贷款政策的调整和落户政策的放宽,未来刚需购房者的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从成交结构来看,总价200万-300万元区间和低于200万元的房源成为了前7个月的成交主力。特别是总价低于200万元的刚需房源,成交占比高达35.4%,较去年增加了6.8个百分点。而其他各个成交总价区间段均较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这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市场环境下刚需购房者的主导地位。

尽管7月份成交量环比出现了较大幅度上升,但成交价格却同步下行。7月份成交的2万套二手房中,套均总价为328万元/套,同比下降4%;成交平均单价为39429元/平方米,环比增长6%,但同比下降5%。这主要是由于成交结构的影响,低总价房源的成交占比增加导致了整体成交价格的下降。

从环线角度来看,外环、郊环之间的成交占比较大。这说明目前主要是刚需人群的成交在扩大。鉴于四五月份成交暂停的影响,部分有紧迫购房意愿的刚需购房者可能选择提前入场。此外,上海近几年对于人才落户等方面的政策宽松也支持了刚需购房的需求。

综上所述,上海二手房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终于迎来了回暖迹象。然而,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上海二手房市场或将迎来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

xxx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