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透露考虑免除内地购房者双重印花税,引发市场关注。但特区政府随后澄清无相关讨论,地产股行情出现波动。若政策实施,赴港内地人士将受益,有助于稳定香港楼市。

2023年8月9日上午,中国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向媒体透露,政府正考虑免除中国内地购房者在港购房所需支付的双重印花税,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午间特区政府迅速澄清,表示并未进行相关讨论,这一反转使得香港本地地产股经历了一场如“过山车”般的行情波动。

叶刘淑仪在接受访问时强调,免除双重印花税不仅能够提振香港经济,还有望扭转近年来香港人才流失的趋势。她指出,内地专业人士长期呼吁特区政府采取这一措施,而这也正是政府当前正在审慎考虑的政策选项之一。

叶刘淑仪的这一表态迅速激发了市场对香港本地地产股的乐观情绪,股价应声上扬。然而,特区财政司司长办公室发言人随后在午间发布的澄清声明中明确指出,政府并未就放宽物业印花税进行讨论,也并未制定任何相关计划。这一澄清使得地产股的升势在午后迅速收窄。

若特区政府最终决定免除30%的印花税,赴港内地人士将成为最大受益群体。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今年上半年香港楼价累计下跌3.4%,同时特区政府的住宅印花税收入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超过三成。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分析师普遍认为,来港1至2年的内地人士若免除双重印花税,将最为受益。有地产股分析师指出,若内地买家购房目的为自住,免除其双重印花税当属合理之举。预计此举将吸引更多内地人士来港购房,从而有助于稳定香港楼市。然而,该政策对楼市的实质影响仍需视特区政府的最终决策而定。

目前,内地人士在香港购房需支付楼价30%的印花税,包括15%的买家印花税(BSD)及从价印花税(AVD)。自2012年10月27日起,特区政府针对香港楼市推出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所有非本地居民及本地、外地公司在香港购房均需支付15%的买家印花税。此外,购房后三年内出售房产还需支付一笔10%至20%不等的额外印花税。

以一位非港籍人士在香港购买价值1000万港元的房产为例,若购房后半年内转手卖出,则需额外缴纳总计高达350万港元的税款。因此,免除双重印花税的提议对于内地购房者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会议召集人在香港特区政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与社会各界联络并协助解决特区运作中的种种事宜。同时,召集人还需在行政会议非官方成员之间发挥协调作用,推进行政会议相关事务并确保各成员遵守保密和集体负责原则。

(文章来源:财联社,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