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举措提振旅游业复苏
AI导读:
在疫情持续影响下,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张家界、海南等地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旨在加速旅游业的全面复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超常规措施等,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旅游业有序恢复与高质量发展。
在疫情持续影响的背景下,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地政府正积极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旨在加速行业的全面复苏。
2022年5月29日,张家界市率先行动,宣布了暑期旅游优惠政策,即自当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与七星山旅游度假区将对全国游客实行门票全免优惠。此外,在2022年6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武陵源景区、天门山景区、九天峰恋景区、黄龙洞景区及宝峰湖景区(不含景区内交通工具)将对在校学生(含研究生)实行门票免费政策。
紧随其后,5月29日晚,海南省旅文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经过深入的市场分析研判,迅速推出了《促进旅游业恢复重振超常规措施》。该措施通过实施精准纾困、精准营销与精准防疫的“三精准”策略,同时在六、七、八三个月内,在岛内外旅游市场强力推出“十大主题活动”,旨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旅游业的有序恢复与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旅文厅负责人表示:“海南旅游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超常规措施,更好地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重振信心,让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据悉,在三个月内密集推出十大主题活动,在海南省旅游行业尚属首次,这些活动主要围绕消费回流、教育回流和医疗回流等“三大回流”展开。
此前,云南省和秦皇岛市等地也相继出台了类似举措。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连续发布了七个实施方案,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切实促进旅游市场的恢复,提振行业信心与活力。秦皇岛市则在深入研判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基础上,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确定了“让旅游景区‘强起来’、让旅游商品‘热起来’、让旅游民宿‘火起来’”的三位一体统筹策略,推动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旅游业作为聚集性、流动性、接触性较强的行业,持续受到冲击。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四部门2022年2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旅游业与餐饮业、零售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民航业等一并被纳入“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范畴。
数据方面,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信息,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8.79亿人次,同比下降52.1%;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仍仅恢复到2019年的54.0%;而2022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为8.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1.94亿,下降19.0%。
自《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以来,多地陆续出台了助力旅游企业纾困的实施办法,涵盖降低经营成本、提供金融支持、稳岗就业、释放旅游消费潜力等多个方面。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旅游业复苏振兴仍面临诸多困难,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未改变,旅游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也未变。上海兴彬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永乐认为,上海市民在经历此轮疫情后出游意愿强烈,预计7至8月郊区自助游将率先复苏,下半年在疫情形势稳定的基础上,跨省游可能稳步复苏,国庆节或将迎来井喷式增长。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尽管旅游业因疫情面临经营困难,业务和技术骨干流失严重,但旅行需求的基本面仍在。从过去两年的市场数据和产业动向来看,疫情得到控制的地方,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就会快速恢复。这是旅游业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源泉。若干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旅游业提供了“及时雨”,但旅游人要想在变化了的市场中生存下来,还需重新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中银证券在5月28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疫情影响下,旅行社中小微企业与前列企业分割明显,行业竞争格局逐步向龙头企业靠近。多数旅行社受阶段性运营停摆影响严重,纷纷展开降本增效自救。目前,省内市内等短途游已成为旅行社营收的主要支撑。考虑到旅游需求仍存,预计疫情恢复或出境政策边际放松后,旅行社业务将快速回归正轨。叠加国内游新产品不断兴起,行业恢复逻辑向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