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24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与前一轮持平。考虑到1月MLF到期量高达年内最高水平,人民银行已提前通过买断式逆回购释放流动性。业内人士分析,春节前降准可能性已降低。

为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裕状态,确保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25年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宣布实施了一项规模达2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此次操作期限为1年,最高投标利率设定为2.20%,最低投标利率为1.80%,最终中标利率确定为2.00%,与前一轮操作保持一致。

经过此次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的余额增长至42940亿元,彰显了人民银行在维护市场流动性稳定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月MLF到期量高达9950亿元,为年内最高水平。尽管1月24日仅续作了2000亿元,导致1月MLF缩量达7950亿元,但人民银行已提前布局,以应对这一大额到期情况。具体而言,人民银行在2024年12月已开展了规模高达14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有效释放了大量中期流动性,为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近期市场状况也显示,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持续低于MLF操作利率,这一趋势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对MLF操作的需求,反映了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的现状。

业内人士深入分析指出,自2024年10月以来,人民银行已形成了一种基本操作模式,即通过大规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持续替换MLF,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MLF操作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角色,更加灵活地调控市场流动性。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预测,1月人民银行还将继续实施较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结合当前市场流动性安排、债券市场调控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来看,春节前实施降准政策的可能性已经显著降低。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本文综合分析了人民银行近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及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展望了未来货币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