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民银行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并同步进行逆回购操作。业内专家解读此举对流动性的影响,预计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且充裕,2024年11月25日,人民银行实施了9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最高投标利率设为2.30%,最低投标利率为1.90%,最终中标利率确定为2.00%。此次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的余额达到了62390亿元。鉴于本月MLF到期量为14500亿元,此次操作采取了缩量续做的策略。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同时,为维持月末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还以固定利率和数量招标的方式,开展了2493亿元的逆回购操作。

  业内专家对此进行分析,指出央行在10月已首次进行了5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一举措相当于提前释放了一定规模的中期流动性。因此,尽管本月MLF操作采取了缩量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在减少中期流动性的投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央行续做的9000亿元MLF,有效增加了中期限的流动性供应,这将有助于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制造业等重大新兴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认为,尽管MLF操作缩量,但央行通过逆回购、降准以及国债买卖等多种操作,依然向市场提供了增量资金,预计年底前后市场的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

  在利率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随着政策利率色彩的淡化,MLF操作利率将更加“随行就市”,与市场利率保持同步波动。近期,政策利率、LPR报价等市场基准利率及MLF操作利率均保持稳定,这主要得益于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使得10月宏观经济景气度上升,楼市显著回暖,主要经济指标普遍改善,当前经济已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

  董希淼进一步表示,MLF中标利率为2.00%,相对较高,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降准等方式释放流动性的成本较低,这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稳定银行息差水平,推动银行保持稳健发展,并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展望未来,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倪军认为,考虑到增量财政政策落地后地方债供给将大幅增加,叠加MLF大量到期,这可能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形成一定压力。同时,财政支出高峰也即将到来,预计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以配合这一形势。

  王青预测,后期央行将继续通过降准、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适量续作MLF等方式,适时向市场注入中长期流动性,以确保地方债的顺利发行。其中,年底前再度降准0.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较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