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江苏、江西两省农信社改革方案。随着改革深入,预计2025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将完成省联社改革。江西、江苏两地万亿级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彰显改革决心与力度。

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连续发布重要批复,正式通过了江苏省与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省联社)的改革方案。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两省在金融体制革新上迈出了关键步伐,也延续了2024年以来多个省份改革方案的获批趋势,如浙江、辽宁、山西等地。

金融领域的专家指出,自2024年以来,多个省份陆续宣布启动改革计划,这充分表明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且“一省一策”的个性化改革策略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施。随着改革的深入,预计2025年将有更多省份加入这一行列,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省联社改革有望在今年内圆满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获批筹建的两家机构——江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均具备万亿级的体量。其中,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在获得金融监管总局的批复后,将正式进入筹建阶段,计划于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则将在江苏省联社的基础上组建,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此类转型的省联社。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江西全省农商银行资产总额已超过1.3万亿元,存贷款规模接近2万亿元。而江苏省农商银行系统则更为庞大,截至2023年末,其资产总额已达4.4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51万亿元和2.85万亿元。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农村金融机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省联社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改革旨在加强资本充足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加强区域性协同与监管合作等方面。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形成区域性金融集团,提升地方银行的独立性与竞争力,进而推动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也在发生变化。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共有442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较2023年末减少了65家,其中主要为农信机构。这一变化反映了金融行业的整合与升级趋势。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省份加快改革步伐,预计省联社改革将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体系结构,提升整体金融稳定性。同时,这也将为农村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