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近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旨在全面优化与强化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构建,推动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该通知深入剖析了当前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失衡、专业能力待提升及待遇保障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期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知强调,各地需结合学龄人口变化及师资队伍现状,科学规划本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需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为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了《通知》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政策创新点及贯彻落实措施。他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作出重要指示。为对标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解决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教育部在广泛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通知》。

《通知》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共十条措施。一是明确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明确2027年、2035年目标任务;二是提出主要举措,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严格师德师风、加大培养力度、优化补充机制等;三是强化工作保障,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组织保障与经费保障。

在政策创新方面,《通知》结合体育教师队伍的特点与现状,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包括明确体育教师配备标准、落实教练员岗位制度、打通优秀退役运动员与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通道、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等。同时,还特别强调了对“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教师队伍的重视,提出配备要求与招聘补充措施。

为确保《通知》的贯彻落实,教育部要求各地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经费保障。要求各地从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高度认识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鼓励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为高质量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良好支持。

(图片来源:相关新闻配图)

此次《通知》的发布,不仅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与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