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提升新能源车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推动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完善车险保障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险的保障效能与服务品质,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响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需求,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及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

据悉,该《指导意见》是基于四部门广泛调研及充分征集各方意见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直面问题,遵循市场规律,通过改革与创新,推动新能源车险业务降本增效,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车险保障的实际需求。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接下来将联合相关单位,全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深化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完善车险服务保障体系,以期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新能源车险的高质量发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深入了解,为有效贯彻《指导意见》,切实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投保难”问题,确保全面覆盖保障,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遵循市场化与法治化原则,积极推动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响应与自愿参与,全力支持上海保险交易所打造“车险好投保”平台。该平台定于2025年1月25日上午10:00正式上线运行。

深化新能源车险供需改革

自2020年我国实施车险综合改革以来,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的推出,迅速推动了新能源车险业务的增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阶段性地出现了出险率和维修成本双高、部分车型保险风险与价格不匹配、部分车辆投保困难、保费较高以及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经精算师协会与中国银保信全面回溯分析,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达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高达106万亿元,但承保亏损却达到了57亿元,呈现出连续亏损的态势。其中,承保的2795个车系中,有137个车系的赔付率超过了100%(尚未计入财险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费用成本)。

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车现阶段赔付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包括维修成本高、出险率高、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不匹配以及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风险不匹配等。高赔付率的阶段性特征,亟需整个行业协同解决。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强调,此次《指导意见》提出的一揽子政策举措,旨在深入推进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通过综合施策,系统解决上述问题,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车险保障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构建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

总体来看,《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遵循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整体思路,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以推动新能源车险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指导意见》共分为六个部分,包含21条具体措施。其中,第二部分聚焦于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使用成本,包括推动降低维修成本、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的用车习惯等。第三部分则明确提出了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的举措,如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等。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是中国特色方式下的重要举措,旨在统筹行业力量,引导财险公司主动担当作为,从根本上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任何新能源车主在常规渠道投保遇到困难时,均可选择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链接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且保险公司不得拒保。财险行业将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确保实现愿保尽保。

据悉,“车险好投保”平台将于2025年1月25日上午10:00正式上线。首批已有10家大中型财险公司接入平台,第二批约20家财险公司也计划在今年2月接入。该平台将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新能源车主可通过平台链接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车险好投保”平台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主要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确保平台的平稳有序运行。在参与机制上,将确保客户能够自主选择保险公司和投保交强险及商业车险,同时不对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开放。此外,还将强化自律管理,保持服务的稳定性。在市场秩序方面,将强化车险“报行合一”监管政策的落实。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对“车险好投保”平台的运行过程进行自律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通报,情节严重者将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四举措推动新能源车险降成本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车型的快速迭代,广大车主在享受舒适便利的驾乘体验的同时,车险经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此次《指导意见》也提出了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及早谋划转型发展的要求。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财险行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统筹行业开展系统性研究,深入分析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应用对车辆行驶风险带来的变化;二是积极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指导意见》提出的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和“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是开展相关探索的第一步。财险行业将针对智能驾驶的特点及其风险变化,对保险产品保障内容、产品形态进行创新优化,提供更加贴合实际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三是强化数据积累、共享和应用,推动实现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不断提高车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事实上,车险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当前新能源车险出现的高赔付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前后端还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需要保险行业和汽车产业协同联动解决。同时,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的降低也需要一个过程。

业内人士指出,可以通过产业链合作来推动降低新能源车险运行成本,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降低维修成本,统一新能源汽车维修理赔标准,合理开放维修体系,提高社会化程度和零配件通用性,推动降低零配件和维修工时价格;二是优化车辆设计制造,积极发挥保险数据的价值,开展跨行业车辆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研究,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生产设计,增强维修经济性,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三是加强跨行业数据共享,推动建立保险行业和汽车产业数据合规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提高新能源车险定价的精准性,提升保险风险管理和服务水平,使保险价格和赔付风险更加匹配,助力降低新能源车险运行成本;四是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加强汽车企业和保险公司的联动,通过驾乘操作规范、现场培训等方式,引导消费者提升对新能源车结构原理等的认识,改善驾驶行为和用车方式,推动降低出险率。

新能源车险改革相关图片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