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ETF成为资本市场吸金利器,基金公司规模排名迎来重塑。易方达、华夏基金等老牌机构领跑,华泰柏瑞基金凭借指数业务跃升至头部。同时,非货管理规模前十强中,纯指数股票基金规模逆势增长。整体规模增长主力为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而指数投资和固定收益产品将继续成为基金公司竞争的关键。

2024年,金融市场风云变幻,ETF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吸金利器”,这一趋势直接促使基金公司规模排名迎来了新一轮的重塑。

在公募基金领域,非货管理规模的排名尤为引人注目。老牌劲旅如易方达、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继续稳固其行业领先地位。然而,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华泰柏瑞基金凭借指数业务的异军突起,其非货管理规模从2023年底的第17名一跃成为第8名,成功跻身头部公募行列。与此同时,招商基金与鹏华基金则分别滑落至第9名和第11名,显示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公募基金“第二梯队”同样经历了显著变化。景顺长城基金排名攀升至第12名,永赢基金也跃升至第17名。相比之下,交银施罗德基金则下滑了5个名次,排名第21位。此外,东证资管与国投瑞银基金更是跌出了行业前三十强,进一步凸显了市场格局的快速变迁。

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维逸指出,近两年来,股票ETF和债券型基金已成为基金公司扩大资产管理规模(AUM)的重要策略。基金公司纷纷通过降费、深化渠道合作等手段,积极抢占ETF市场份额。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已达32.41万亿元,较三季度末增长了2.21%。剔除货币基金后,全市场非货基金规模合计19.15万亿元,环比增长0.23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成为拉动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规模合计增长约7202亿元。

在权益基金方面,积极投资股票基金和增强指数股票基金规模分别减少了522亿元和174亿元,降幅显著。而纯指数股票基金规模则逆势增长逾2500亿元,增幅达到7.23%,显示出投资者对指数投资的偏好正在增强。

2024年,头部公募基金的综合实力依然强劲。非货规模前十名的公司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其中,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的非货规模均超过万亿元,继续领跑行业。

然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也不容忽视。有近50家基金公司的非货管理规模在2024年出现了下滑。其中,交银施罗德基金的非货管理规模下降了447亿元,排名下滑至第21名。东证资管则因持续亏损和规模下滑,最终跌出了行业前三十强。作为首家券商资管,东方红资产管理公司的这一变化无疑给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展望未来,指数投资和固定收益产品将继续成为基金公司扩大规模的重要抓手。随着投资者对ETF等指数投资工具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以及债券市场的稳定发展,预计这些领域将继续成为基金公司竞争的关键战场。

同时,基金公司也应注重差异化竞争,通过提供更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市场震荡中,那些能够在固收投资和指数投资方面深度布局的基金公司,将更具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