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银行近日在京发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计划未来五年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提供不低于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旨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服务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4年1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中国银行近日于北京隆重发布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下文简称《行动方案》)。此举标志着中国银行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发布会上强调,当前,以大模型、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深度融入公众生活,并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同时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数据作为源泉,算法作为核心,算力作为基础,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态势正日益明显。

葛海蛟进一步指出,发布《行动方案》并同步启动“中银科创+”人工智能生态伙伴计划,是中国银行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旨在切实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又一重大举措。

根据《行动方案》的具体规划,中国银行计划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各类主体提供总额不低于1万亿元的专项综合金融支持,其中股、债融资合计不低于3000亿元。同时,该行还将建立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专项制度保障体系,以满足产业链各环节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在具体实施层面,中国银行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赋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首家建立支持科技重大专项赋能机制的银行,推出“1+1+N”全周期服务模式,为参与创新技术的企业提供“一站式”定制化金融服务;二是服务人工智能要素供给,通过多元化金融工具夯实算力和数据供给基础,支持智算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为模型、算法等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差异化金融服务,助力关键核心技术企业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四是促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加大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示范应用力度,开放和打造智能营销、智能运营等应用场景,搭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平台,扶持新赛道成长。

葛海蛟表示,中国银行长期以来始终致力于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截至2024年末,已支持超过10万家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到1.91万亿元。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拿出更有力的举措,精准对接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游要素供给、中游技术创新、下游场景应用等各环节的金融需求。

中国银行表示,该行将以服务人工智能产业链为试点,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探索科技金融新范式,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服务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金融力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