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联合发布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A股迎春节利好
AI导读:
在2025年春节前夕,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政策出台后,A股市场迎来利好,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市场反应积极。
在2025年农历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A股市场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2025年1月22日晚,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紧接着,在1月23日上午9点,国务院新闻办就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按南方习俗是小年,昨天是北方的小年,大事儿不过夜,更不能过年,所以我们只争朝夕。”吴清主席的这番话,无疑为市场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专业人士认为,春节前发布这一政策,充分彰显了监管层“稳股市”的积极态度。这一政策直击市场痛点,有望带来超预期的增量资金。同时,随着中长期资金的加速布局,不仅将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劲的流动性支持,提升投资者信心,还将引导更多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指出,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实施方案》不仅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投资A股实际规模、比例的具体明确指标要求,还从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制度安排。
回顾过去,2024年9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其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要稳住股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随后,9月26日,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工作安排。
此次《实施方案》的发布,可以说是延续了“9·26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的思路。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研究员高超认为,这一政策在春节假期前发布,充分彰显了政策端“稳股市”的积极态度,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在增量资金方面,吴清透露,对公募基金将明确其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则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意味着每年将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的长期资金。同时,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也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此外,吴清还指出,《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这一制度性突破对于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改善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投资回报。
在市场反应方面,1月2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保险、证券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随后,1月24日A股继续震荡走高,三大股指全线上涨。这一市场表现无疑为《实施方案》的出台增添了更多的光彩。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优化资本市场的生态结构,提高权益类资金的规模和占比,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同时,也将提升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降低市场波动。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则认为,A股市场在2025年上行机会较大。宽松流动性和逆周期财政政策不断推出,加上可能边际改善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有望在2025年实现触底反弹,从而带动A股市场表现。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