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2024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首个申报期平稳有序,企业反响良好,节水意识和动力持续增强。税务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动水资源税改革平稳进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制度,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自2024年12月1日起,这一改革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拉开帷幕。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首个水资源税申报期已平稳度过,企业普遍反响积极,水资源税改革的正面效应正逐步显现。这一改革旨在通过税收杠杆,引导企业优化用水方式,推动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樊勇指出,水资源费改税的全面实施,将为企业用水行为戴上“紧箍咒”,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此前,2024年10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和水利部联合发布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并于12月1日正式启动征收。该《办法》详细规定了水资源税的申报缴纳方式,包括按月、按季度或按次申报,并明确了具体的申报期限。

鉴于水资源费改税试点涉及广泛且专业性强,社会关注度极高。为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各地税务部门设立了专门的办税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申报表填写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政策,引导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等便捷途径办理申报业务。

在宁波,明州热电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张晔顺利拿到了宁波市首张水资源税完税凭证。她表示,税务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水资源税专窗,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快速办理业务。

此外,青海、黑龙江等省份以及大连等城市的税务部门也积极行动,组织税务干部深入城镇公共供水、火力发电等重点企业,围绕费改税后的计税依据、税额标准、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全面辅导,确保纳税人充分理解政策、熟练操作申报流程。

随着水资源税改革的深入实施,征收单位也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转变为税务部门。这一变化也带来了申报缴纳方式的革新。税务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工作配合机制,在电子税务局中实现了取水许可证、取水量等相关信息的预填和税款的自动计算,大大减轻了企业税源采集和纳税申报的负担。

广州中程康怡饮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玉棋表示,水资源费改税后,公司财务在电子税务局上迅速完成了申报过程,感受到了极大的便捷性。

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指出,水资源税征管模式实现了“税务征管、水利协作、自主申报、信息共享”的高效运作。税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推动水资源税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水资源费改税后,并不意味着企业成本会绝对上升。樊勇解释说,从制度设计上看,水资源税改革旨在引导企业节约用水、降低漏损率,并不会增加居民和企业正常生活生产用水的负担。

《办法》还明确了水资源税与供水价格的关系。城镇公共供水企业作为水资源税的纳税人,其缴纳的水资源税与自来水价格实行价税分离。这一措施旨在通过税收杠杆引导企业采取措施控制和降低水的漏损率。

记者实地采访发现,改革后多数企业正常生产用水成本并未增加,但节约用水的意识和动力却显著增强。某企业财务负责人透露,与以往相比,水资源税改革后企业的整体税负并未发生显著变化。长远来看,随着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企业的税负有望进一步降低。

根据政策规定,对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相关纳税人,将给予水资源税减征的优惠。同时,《办法》还规定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缴纳的水资源税不计入自来水价格,在终端综合水价中单列并可在增值税计税依据中扣除。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期间居民用水负担不增加并逐步调整到位。

水资源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