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上市
AI导读:
重庆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由华鑫证券担任计划管理人和独家销售机构,票面利率创下全国历史新低。此次项目为两江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多元化资金渠道,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2024年1月23日,重庆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华鑫—鑫欣—重庆市两江新区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该项目由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携手发起,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鑫证券”)担任计划管理人与独家销售机构,设定储架规模达5亿元,计划于2年内分期发行。本次首期发行规模达到7400万元,涵盖了44件发明专利,知识产权评估总值高达8227万元。
据华鑫证券透露,该证券化项目的票面利率创历史新低,仅为1.96%,成为全国首例票面利率低于2%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彰显了其在金融创新与成本控制方面的卓越能力。
参与此次项目的入池企业均为重庆市两江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锐石创芯(重庆)微电子有限公司、重庆云潼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潼科技”)、重庆新赛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金世利航空材料有限公司、重庆睿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及重庆梦之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些企业均以其优质的知识产权资产为项目成功发行提供了坚实基础。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俊安指出,重庆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成功发行,标志着两江新区在知识产权运用模式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举措。他期望两江新区能借此契机,提升知识产权源头供给质量与转化运用效益,不断创新和优化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产品,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为两江新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并为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书写增添更多知识产权动力。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黎强调,全国首单票面利率低于2%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落地两江新区,不仅填补了重庆市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空白,更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将专利成果与资本市场有效链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经营成本的“两江样本”。两江新区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实践,推动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为技术转化与金融资本搭建合作平台,助力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速专利价值变现。
云潼科技董事长廖光朝表示,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但量化其价值一直是个难题。知识产权ABS(资产支持证券)的出现,通过金融创新为公司打开了多元化资金渠道,为公司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云潼科技将加大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运营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两江新区和重庆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次重庆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成功发行,是华鑫证券在知识产权/技术产权证券化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自2023年发行全国首单技术产权(技术交易)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来,华鑫证券在知识产权/技术产权证券化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华鑫证券已成功申报3单知识产权/技术产权类ABS项目,其中2单已获得无异议函,1单正处于交易所反馈答复阶段,合计储架规模达15亿元。已获批的2单储架项目中,已成功发行3个单期,合计发行规模近3亿元,助力30家企业实现了低成本融资。
展望未来,华鑫证券将继续接触洽谈更多知识产权/技术产权类ABS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使命,做好科技金融篇章,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