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提升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比例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旨在扩大A股市场中长期资金体量,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稳定股市、破解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以及“构建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升权益投资比重”的核心战略部署,近日,我国正式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直击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与难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具体措施。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对此高度评价,认为《方案》的出台极大地拓宽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空间,为A股市场中长期资金规模的扩容奠定了坚实基础。

《方案》明确指出,将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并鼓励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委托投资规模,这一举措无疑为社保和基本养老保险资金入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助于A股市场中长期资金池的持续壮大。

针对《方案》中确立的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张文朗认为这一机制能够更好地匹配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金的长期属性,引导管理人秉持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减少短期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干扰。

张文朗进一步指出,加大社保、基本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对于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长期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的“定海神针”,以其稳定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等优势,能够有效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和投资者信心。这些资金的投资策略较少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健的资本市场环境。

此外,中长期资金强调价值投资理念,其入市比例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整体占比,减少市场非理性波动,提高股票定价效率。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金的带头入市,还能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稳定市场预期,吸引更多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中长期资金入市,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估值水平,形成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张文朗还强调,中长期资金入市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同样具有积极作用。这些资金通常具备长期属性和投资耐心,更有能力和意愿投向周期长、回报短期面临不确定性的创新项目,有助于支持创新企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同时,中长期资金还能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业绩表现。此外,它们还能助力基础设施投资、绿色增长和中小企业融资等领域,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图片来源:网络)股市投资(注:原文中的图片链接需保留,此处用“原图片链接”代替实际链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