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初,港股市场并购活动显著升温,超过30家港股上市企业披露收并购事项,涵盖多个领域。横向并购和技术互补型并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科技公司并购步伐加快。政策支持和市场因素共同推动港股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


2025年初,港股市场并购活动显著升温,显示出资本市场活跃的动态。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5年年初至1月23日,已有超过30家港股上市企业公开披露了收购与并购事项,涵盖了先进制造、能源、信息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从并购规模来看,多数交易金额在数千万元至数亿元之间,但亦不乏百亿元级别的重大并购案例。在并购类型上,横向并购和技术互补型并购占据了主导地位。

港股市场迎来横向并购热潮

进入2025年1月,行业领军企业纷纷释放出并购信号,如中国神华、中广核电力、紫金矿业、北森控股及万物云等,均宣布了相关并购计划。

具体而言,1月21日,中国神华在港股市场发布公告,拟与国家能源集团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人民币8.53亿元收购杭锦能源100%股权。此次并购有望增强中国神华的市场份额,提升其能源保障能力和协同运营效率,同时减少同业竞争。预计交易完成后,中国神华的煤炭保有资源量将增加38.41亿吨,可采储量将增加20.87亿吨。

此外,近期奥瑞金收购中粮包装、新巨丰收购纷美包装以及万物云收购中洲物业等案例,均属于横向并购范畴。值得注意的是,百亿元级别的并购案也在横向并购中频现,如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拟斥资约137.3亿元人民币收购藏格矿业约24.82%的股权。

业内人士指出,资源密集型企业的横向并购有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优化企业盈利能力,并有望推动产业链的专业化整合。预计2025年,横向并购将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流模式。

港股科技公司并购步伐加快

今年以来,港股科技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亦显著增多。这些公司通常来自技术更新迅速、需要协同创新的行业,如电子、计算机及医药生物等。并购旨在加强技术与市场的整合布局。

例如,北森控股收购酷学院成为2025年SaaS(软件运营服务)行业的首个并购案例。1月14日,北森控股发布公告称,计划以1.8亿元人民币现金全资收购企业服务人力培训平台酷学堂。此次并购将使北森控股进一步完善业务版图,同时助力酷学院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资源。

资深港股市场人士表示,“买方有实力、卖方有价值”是科技类公司并购的前提。北森控股作为上市公司并购未上市企业酷学院,既体现了双方实力的匹配,也反映了软件运营服务行业内部整合的趋势。此外,北森控股通过自有资金而非发行新股筹集资金实施并购,有利于维护现有股东权益。

深圳天爱资本投资总监杜先杰认为,大型并购交易多为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这为风投机构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上市公司通常拥有更好的融资渠道、内部架构和商业化路径,因此成为重要的并购买方。

一级市场投资人指出,科技行业具有技术壁垒高、技术迭代快、研发周期长等特点,因此企业往往通过并购来巩固市场核心地位。目前港股科技公司现金充裕,一级市场优质企业众多,因此并购活动预计将持续活跃。

港股并购重组前景展望

近期A股及港股市场并购浪潮迭起,背后既有政策推动也有市场驱动因素。自2024年4月新“国九条”出台以来,监管层已采取多项措施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同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

此外,地方政府亦纷纷发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例如,上海市提出到2027年落地一批重点行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

面对政策暖风,港股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的意愿强烈。港股市场具备推进并购重组的显著优势,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且不乏现金流充裕的行业龙头。当前一级市场估值趋于合理,为上市公司挖掘并购标的和提升估值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者需关注并购双方的整合情况。近期港股公司并购溢价率并不高,因此投资者需观察后续整合效果。例如,京东物流收购跨越速运后第二个交易日股价涨幅有限。

杜先杰表示:“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并购公告通常不会导致股价大幅上涨,除非公司并购后能兑现业绩。并购市场充满挑战,并购方需具备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并做好尽调和法律保障工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