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GC应用市场竞争白热化,豆包一家独大
AI导读:
中国AIGC应用领域用户正向头部应用集中,豆包凭借字节跳动的流量支持和丰富的产品矩阵一家独大,其他初创企业面临商业化压力和流量壁垒的挑战。
中国AIGC应用领域的用户正加速向头部应用集中。
根据知名研究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AIGC应用的整体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亿大关。其中,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应用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约5600万,遥遥领先。而月之暗面开发的Kimi智能助手则以约2200万的月活跃用户数紧随其后,百度的文小言则位列第三,但增长略显乏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大厂背景的初创企业面临着比美国同行更为严峻的商业化挑战。秘塔首席运营官王益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都急于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因为市场压力迫使我们必须迅速实现商业化。”
豆包一家独大
数据显示,自2024年6月至11月,中国AIGC应用的月活跃用户数实现了翻倍增长。QuestMobile产业研究院研究总监陈燕预计,12月的数据仍将持续增长。
在头部应用中,豆包、文小言和Kimi智能助手三家企业的月活跃用户数均超过千万。其中,Kimi智能助手凭借出色的长文本处理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了月活跃用户数的快速增长。而豆包则凭借其母公司字节跳动的流量支持和丰富的产品矩阵,在2024年上半年走出了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
相比之下,百度文小言的增长动能略显不足,月活跃用户数基本维持在千万左右。然而,陈燕认为,现在就说文小言失去爆发潜力还为时过早,因为APP的发展总会经历爆发期和平稳期。
值得注意的是,字节跳动和百度这两家互联网巨头都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庞大的用户基础,这为豆包和文小言的AI搜索发展带来了巨大优势。比如,抖音和百度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分别超过7亿和6亿,这些用户更容易被豆包和文小言所吸引。
此外,字节跳动还通过推出智能耳机等硬件产品来进一步引流豆包APP,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据陈燕分析,通过硬件撬动AI软件的流量是一种很好的做法,耳机的出货量对豆包月活跃用户数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然而,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些已经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所拥有的巨大流量壁垒是难以突破的。据王益为观察,2024年下半年以来,秘塔AI等初创企业在抖音等平台的流量广告投放已经受到严重限制,几乎所有流量都被导向了豆包。
整体来看,豆包已经拿走了行业一半的月活跃用户数,一家独大的趋势愈发明显。即便同处于第一梯队的Kimi智能助手和文小言,与豆包的月活跃用户数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变现压力加剧
尽管这些头部的AI应用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它们都尚未成为真正的杀手级应用。
自2024年上半年以来,随着AI应用的不断爆发,产业界一直在期待一个超级APP的出现。然而,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功的超级应用如抖音、微信和支付宝等相比,人工智能时代的APP还有一定的差距。
陈燕表示:“这一年下来,我们确实也没有等到那个杀手级的应用。”她相信过去十年互联网所发生的事情在AI时代一定会再来一遍,但需要更多一些时间。
与此同时,传统大厂也在积极转型,移动互联网应用都在AI转型的路上。虽然AI是新战场,但这里也有许多老玩家。然而,对于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着比美国同行更为严苛的压力。因为在国内的投融资环境下,他们无法像OpenAI那样烧钱多年后再开始摸索商业化道路。
因此,这些初创企业都在急于寻找商业化机会。比如秘塔AI现在就开始尝试将AI搜索能力和企业内部知识库打通,在教育、法律等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探索商业化机会。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融资以支撑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非所有AIGC应用都能幸存下来。部分AIGC应用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出现明显下降,而尾部的AIGC应用则已经出现倒退的趋势甚至被淘汰出局。
陈燕指出:“现在是一个存量互联网时代。对于新的原生应用来说,前期需要投入的运营成本非常可观。从移动端APP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来看,流量慢慢向头部集中是一个趋势。但也不排除有黑马产生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