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月24日,多只货币ETF盘中集体异动,其中多只一度涨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分析指出,原因或为场内资金集中买入及资金炒作嫌疑。投资人士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货币基金,明确其低风险、流动性强的现金管理工具定位。

财联社1月24日讯——货币市场惊现异象!多只货币ETF盘中强势涨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月24日午后,货币市场ETF板块突然爆发,国寿货币ETF、广发货币ETF(注:原文中'广发添利货币ETF'可能存在笔误,因未提及'添利'版本涨停,故更正为'广发货币ETF'以符合事实)、鹏华添利ETF、国联日盈货币ETF、华泰天天金ETF等多只基金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板,另有10余只货币ETF涨幅超过5%。

截至当日收盘,国寿货币ETF成功封死涨停,广发货币ETF涨幅逼近极限至9.95%,鹏华添利ETF亦不甘示弱,涨幅达到9.86%,华泰天天金ETF则以7.13%的涨幅紧随其后。在当前国债收益率持续下滑,多数货币基金收益率已跌破1%的背景下,场内货币ETF的此番表现无疑成为了全市场的焦点。

从交易活跃度来看,货币ETF市场资金流动极为迅猛。全市场共有19只货币ETF换手率超过20%,其中8只基金的换手率更是实现了翻倍增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国联日盈货币ETF的换手率飙升至350.08%,华安货币ETF换手率也大幅增长至239.63%,华泰货币ETF、嘉实快线ETF、融通货币ETF及金鹰增益货币ETF的换手率均突破了160%的高位。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场外资金纷纷涌入国债逆回购市场,而场内资金同样不甘寂寞。货币ETF的大幅上涨令众多基金经理感到意外,据财联社记者多方了解,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

一是场内资金的集中涌入。基金经理们指出,货币ETF作为场内资金的现金管理工具,自2024年以来规模激增,主要得益于权益投资资金的闲置期管理需求。在资金空闲时,货币ETF成为了理想的避风港。

货币ETF以其高流动性(T+0交易机制)、低成本(免申购费、赎回费、交易佣金及印花税)、收益稳定、净值波动小及高透明度等特点,更适合作为场内闲置资金的管理工具。以华宝添益ETF和银华日利ETF为例,两者最新规模已分别达到748.75亿元和592.67亿元,承接了大量场内闲钱。

二是资金炒作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大型货币ETF的收益率表现相对平稳,而此次涨幅显著的货币ETF流通份额较少,往往仅有几万份至几十万份。因此,较小的资金量即可推动价格大幅上涨,存在被炒作的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普遍偏低,多在2%以下。然而,近期部分场内货币ETF却出现了单日涨幅超10%的异常现象,这与货币基金的正常投资回报逻辑不符。从投资回报合理性角度看,这种异常涨幅很可能是炒作行为所致。

具体而言,部分投资者可能利用货币ETF成交量小、价格易被推动的特点,通过少量资金快速推高价格,制造短期大幅波动,吸引跟风盘。而部分投资者对货币基金收益特性存在误解,将其视为短期投机工具,从而盲目跟风买入。

尽管货币ETF历史上曾出现过个别产品盘中异动的现象,但此次多只产品集中大涨,基本排除了乌龙指的可能性。有业内人士指出,若资金跟风炒作,以当前的溢价水平计算,至少需要三年票息才能回本。

因此,投资人士提醒广大投资者,应理性看待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的本质是低风险、流动性强的现金管理工具,其收益主要来源于利息收益和微小的价差收益。投资者应明确货币基金的定位,不应将其视为高收益产品或短期投机工具。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