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落地,预计新增两融余额4000亿
AI导读:
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即将实施,已有十多家券商发布调降公告。预计全市场两融余额将增加四分之一,达4000亿,券商也将因此受益。此举旨在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政策即将正式实施。自8月27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的通知以来,市场反应迅速,已有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申万宏源、中金财富、国金证券、国信证券、首创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浙商证券、长城证券、东方财富证券等在内的十多家券商,通过APP推送等方式,向客户发布了相关调降公告。
根据交易所通知,自9月8日起,两融投资者将迎来重大利好,市场预计将获得大规模增量资金。以当前两融余额1.57万亿计算,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后,两融规模有望增加四分之一,即新增规模约4000亿,两融余额规模将达到1.96万亿。同时,券商也将因此受益,整体净利润预计将增长13%。
具体来看,这13家券商均对融资保证金比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调。例如,中信证券对于9月11日前融资保证金比例为100%的投资者,9月11日及以后新开立的融资合约,适用的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为80%;对于已开立的融资保证金比例高于80%但不高于100%的融资合约,也将自9月11日起统一调整为80%。中金财富则对新开仓融资合约的保证金比例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对于主板、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及存托凭证,自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至80%;对于北交所上市的股票及存托凭证,则维持150%暂不调整。
此外,国金证券还发布了“融资保证金标准公布及相关影响”,详细列举了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对客户信用账户的三种影响。包括在没有存量合约时,可用保证金不会增加,但新开仓同样数量融资保证金可以融到更多资金;当有存量融资合约时,根据可用保证金增加后的正负情况,客户可以融到更多资金或仍然无法融资融券等。
此次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政策的实施,是证监会为落实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安排的重要举措之一。证监会指出,近年来融资融券业务稳健运行,交易机制持续优化,证券公司合规风控水平持续提升,投资者理性交易和风险防控意识明显增强。在保证杠杆风险总体可控的基础上,适度放宽融资保证金比例,有利于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功能发挥,盘活存量资金。
东吴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胡翔表示,全市场两融余额约1.57万亿元,以保证金比例调整线性推演,可以带来两融余额25%的增量,预计接近4000亿元。开源证券非银首席高超也指出,两融扩表可期,预计券商融出规模上限将增加25%(供给侧),将拉动上市券商整体净利润增长13%。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