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24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维持不变。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赵诣分析,数量层面缩长放短,买断式逆回购将加力对冲MLF净回笼。文章还探讨了MLF政策利率色彩的淡化及央行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变化。

2025年1月24日,为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人民银行实施了一项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规模高达2000亿元,期限为1年。此次操作设置了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并最终以2.00%的中标利率成交,中标利率维持不变。操作完成后,中期借贷便利的余额达到了42940亿元。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赵诣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数量层面,央行通过缩长放短的操作策略,并结合买断式逆回购,有效对冲了MLF净回笼的影响。赵诣进一步解释,2025年1月MLF到期量为9950亿元,而央行仅投放了2000亿元,导致净回笼资金达到7950亿元,这是历史上的第三高净回笼规模。然而,央行同时投放了2840亿元的14天逆回购,实现了1790亿元的短期流动性净投放,以平衡市场流动性。

图片来源:央行网站

赵诣认为,由于税期和春节假期的临近,缴税与取现压力叠加,导致资金面持续偏紧。尽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相对稳健,但暂停了国债买入,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面的紧张。考虑到2025年“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以及央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的要求,赵诣预计,在MLF延续缩量的环境下,1月买断式逆回购将会加大力度,以对冲中长期流动性缺口。

此外,赵诣还指出,在价格层面,虽然中标利率保持不变,但投标区间的下调可能为后续降息做准备。此次MLF操作采取固定数量、利率招标模式,中标利率为2%,但最高和最低投标利率分别下调至2.2%和1.8%,相较于之前下调了10个Bp。考虑到当前MLF余额仍超过4万亿元,与同期限的NCD利率中枢存在30个Bp的利差,压降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仍需要MLF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因此,赵诣认为,本次央行MLF操作投标利率区间的下调,可能是为后续MLF降息做准备。

赵诣强调,“宽货币”的主线不变,但央行在操作节奏上可能会有更多考量。特别是在2024年末利率大幅下行后,央行对低利率风险的关注提升,加强了对债市违规行为的管理,并宣布2025年1月暂停买入国债,以避免推动债市利率进一步下行。同时,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弱和海外发达经济体政策操作的影响,预计降准降息的时点可能需要兼顾多重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7月起,MLF操作的时间开始滞后于LPR,且随着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成为央行的主要政策利率,MLF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不断“淡化”。从数量上看,尽管每月均有操作,但MLF余额整体呈缩减态势。这表明,未来随着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MLF的存量可能会逐步下降,其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角色也将逐渐淡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团队也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MLF的存量会逐步下降,央行将更专注于管好短端利率(如7天逆回购利率),进而理顺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传导机制。温彬团队还指出,近年来短期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政策利率的引导效果较好,而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MLF利率时常与同期限市场利率走势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