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春节前股市迎来利好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受利好消息影响,大金融股表现活跃,春节前分红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私募机构态度积极,多数选择重仓或满仓过节,对春节后A股行情持乐观态度。
1月23日盘前,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股市引发强烈反响,众多多头投资者摩拳擦掌,期待春节前能迎来一波“红包”行情。
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详细介绍了证监会将如何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以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吴清强调:“大事儿不过夜,更不能过年,所以我们只争朝夕。”这一表态彰显了证监会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的决心。
吴清指出,证监会一直致力于构建投资和融资协调发展的良好市场生态,让市场参与主体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未来,证监会将以抓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落实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市场环境。
长期资金入市助力大金融股走强
根据《实施方案》,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将每年至少增长10%,同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计划从2025年起每年将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一举措预计每年将为A股市场带来数千亿规模的长期资金。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上证指数一度上涨近2%,尽管随后有所回落,但仍显示出市场对长期资金入市的积极预期。
从板块表现来看,大金融股表现尤为活跃。其中,华林证券涨停,光大银行涨幅超过6%,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涨幅均超过4%,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也均实现3%以上的涨幅。多家券商认为,银行板块估值仍有上行空间,高股息的大行及股份行成为稳健的防守标的。
此外,上海证券指出,多方增量资金入市信号逐渐清晰,市场扰动因素逐渐消退。政策加持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值得期待,当前或许已进入左侧布局时期。
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春节前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盈利的上市公司中,九成已经进行了分红。吴清表示,证监会去年制定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并出台了鼓励分红、回购等政策和规则。去年上市公司全年分红达到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岁末年初,证监会坚决落实新“国九条”关于一年多次分红、春节前分红的部署要求。吴清透露,今年已有不少企业进行了多次分红,春节前分红的企业数量也大幅增加。预计今年春节前两个月,将有超过310家公司实施分红,分红金额预计达到3400多亿元。
吴清强调,目前沪深300股息率达到3%,明显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权益市场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中长期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对于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私募机构重仓或满仓过节态度积极
据南都记者获悉,知名头部私募景林资产于1月23日向合作机构发送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决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合计申购1亿元景林价值基金(含子基金)。
景林资产认为,监管层重点引导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这对于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此外,监管部门还表示将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约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与客户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景林资产表示将积极响应这一号召。
据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私募机构选择重仓或满仓过节,认为假期外围市场及消息面对市场扰动有限。同时,大部分私募机构对春节后A股行情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有望逐步回升。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经财经新闻编辑优化润色,以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解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