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银行理财市场“春节档”理财产品受热捧
AI导读:
随着春节临近,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推出“春节档”理财产品,尽管春节“特供”理财产品发售数量减少,但低波动性、稳健型的固收类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成为理财公司的主推产品。投资者在春节期间可以关注节假日理财产品,但需注意收益计算时间,避免资金站岗问题。
随着新春佳节的日益临近,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纷纷推出“春节档”理财产品,以吸引广大投资者的关注。据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的梳理统计,当前市场中共有13款春节专属或特别款理财产品即将发售,这些产品的发行主体多为地方银行。与此同时,理财公司对于发售春节“特供”理财产品的热情有所减退,转而主推常规的低波动性、稳健型的固收类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
自“资管新规”实施以来,春节“特供”理财产品的发售态势逐渐趋于平稳。理财产品的全面净值化运作使得其收益随市场波动,不再具备显著的业绩优势。然而,相较于日常理财产品,节假日理财产品的收益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对于当前手头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而言,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投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时应仔细了解收益计算时间,以避免资金站岗问题。
图片来源:中国理财网截图
春节“特供”理财市场降温
随着春节的临近,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陆续推出春节“特供”理财产品。据北京商报记者在中国理财网上的查询结果显示,包括农银理财、长沙银行、西安银行、湖南银行、上海农商行、浙江禾城农商行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合计推出了13款春节专属或特别款理财产品。其中,3款产品正处于募集期,分别为上海农商银行的两款春节特别款理财产品以及禾城农商银行的春节专享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均于1月23日起开始募集。
与日常发售的常规理财产品相比,春节“特供”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略有上浮。例如,上海农商银行的一款春节特别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2.3%—3.1%,而同期限的常规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则为2.25%—3.05%。然而,尽管春节“特供”理财产品仍在发行,但其数量已逐渐减少,且发行机构多为地方银行,理财公司的参与度明显降低。
对于这一现象,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指出,春节“特供”理财产品发售数量的减少与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密切相关。“资管新规”实施前,商业银行常通过发行高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来吸引人气;但“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逐渐采用业绩比较基准的宣传方式,若最终业绩不达标,反而可能引发负面舆情。因此,银行和理财公司都变得更加谨慎,不再热衷于发行节假日理财产品。
理财公司主推低波稳健产品
尽管理财公司对于春节“特供”理财产品的热情有所减退,但它们并未放弃节前理财产品的推广。在春节前夕,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纷纷发布春节理财攻略,推广旗下常规理财产品。其中,低波动性、稳健型的固收类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成为理财公司的主推产品。
例如,招银理财推出了包括“活钱管家添金1号”在内的6只中低风险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作为主推产品;而兴银理财则推出了包括“兴银添利天天利24号X”在内的两只低风险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以及3只低风险或中低风险非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常规的中短期固收类、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无需投入额外成本,整体波动较小,容易受到客户青睐。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春节期间,虽然资金的投向有限,但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依然存在。因此,很多中短期固收理财产品或现金理财产品会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获利。相较于其他理财产品,春节档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具有一定优势,且风险较低、收益较为稳定。
关注计息期,合理配置资产
经历了2022年的理财“破净潮”后,2023年和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逐步恢复,市场规模显著回暖。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银行和理财公司能力的提升,分析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对于春节期间资产配置的建议,周毅钦表示投资者可以关注节假日理财产品,但不必紧盯节日特供。他建议投资者按照自身需求与风险承受力挑选产品,并保持平常心。
盘和林则提醒投资者,部分理财产品的收益起算时间为T+1甚至更久,因此春节前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关注收益计算时间,以避免资金站岗问题。总体而言,当前节日理财产品的优势在于收益稳定,但收益水平相对不高。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