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发布会:推动中长资金入市,公募基金迎系列改革
AI导读:
国新办发布会提出推动中长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公募基金迎来系列改革,包括降费、完善治理、加强长周期考核等。同时,股票ETF产品将实施快速注册机制,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约450亿元费用。
大事不过年,只争朝夕,资本市场迎来新动向。
1月23日,国新办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推动中长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发布会。会上明确指出,中长期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柱,不仅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更是“稳定器”,对于市场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这一背景,公募基金如何积极响应中长资金入市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提到,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买方力量,近年来规模迅速扩张,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追求短期利益、缺乏中长期思维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监管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公募基金降费、完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全面加强长周期业绩考核等。同时,鼓励基金公司加大自购力度,与持有人利益深度绑定,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会议还强调了加强党对基金行业的全面领导,指出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买方力量,应通过专业投资帮助投资者分享上市企业的成长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与居民财富增长的良性互动。针对公募行业暴露出的经营理念偏差、公司治理缺陷、投资行为短期化等问题,证监会已深入剖析并形成初步改革方案,旨在完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基金公司各层级勤勉尽责,并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经营理念。
在降费方面,吴清透露,公募基金行业将进一步稳步调降综合费率。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约约450亿元的费用。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公募基金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同时,为了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证监会还明确了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的目标,并推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推出更多适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以及督促提升核心投研能力等。其中,股票ETF产品的快速注册机制尤为引人注目,原则上从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注册,这将进一步便利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市场。
在加强监管方面,吴清表示将坚决纠治“高换手率”“风格漂移”等过度投机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基金投资中的各类违法违规活动。同时,加强基金公司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文化。
据悉,目前证监会正在进一步加强调研,听取各方对《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意见建议,后续将抓紧修改完善并尽快落地实施。这一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及文章来源:蓝鲸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