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详细介绍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与未来展望,引发市场对A股未来增量资金规模的期待。

继昨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后,今日上午,证监会、财政部、人社部、央行以及金融监管总局的相关负责人齐聚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详细阐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与未来展望。这一发布会内容丰富,不仅为市场带来了关于A股未来增量资金规模的重要预期,也进一步点燃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发展的信心。

发布会上,多家券商根据最新政策进行了深入测算。据预测,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市场,这意味着今年保险行业将有超过6000亿元的资金涌入A股。国信证券则进一步指出,基于发布会的内容,各类机构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体量将达到万亿元级别。申万宏源研报也给出了乐观预期,认为中长期资金权益配置上限可达15万亿元,若各类资金股票配置比例提升1个百分点,资金增量将达到4994亿元。

发布会还特别提出了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的目标。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目标可通过加大保险资金对ETF等被动基金的配置来实现。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募基金的市场份额,还能引导中长期资金更加稳健地流入A股市场。

发布会上,各部门负责人还透露了多项具体措施:证监会明确表示将支持新增保费的一定比例用于A股投资;财政部将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长周期考核制度进行修订;金融监管总局透露保险公司正申请发起设立千亿证券投资基金,并有望在春节前批复500亿元;央行则指出,今年1月通过互换便利操作提供的550亿元资金可随时用于融资增持股票。

这些政策的发布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应。银河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在收盘后迅速组织多行业联合电话会进行政策解读。券商研究所普遍认为,在系列重磅政策的加持下,A股市场将迎来可观的增量资金,这对中长期市场构成显著利好。

以保险资金为例,根据测算,从2025年起,每年将有数千亿元的新增保费用于A股投资。公募基金方面,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已达5.89万亿元,未来三年有望每年增长约6000亿元。此外,社保基金、基本养老基金及企业年金等资金来源稳定,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也有望持续增配权益资产。

同时,国内中长期资金入市仍具有较大的潜力。相比海外成熟市场,我国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规模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实施,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展望未来,此次政策的出台预计将有效稳固市场信心、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推动A股市场筑底回暖。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也将对市场的结构与投资生态产生深远影响。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主力军之一,其配置偏好和动向值得关注。从近期险资持仓情况来看,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通信等行业因具备红利资产属性而受到青睐。

此外,公募基金作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之一,其未来三年的持仓市值增长目标也备受瞩目。通过加大ETF等被动基金的配置力度,公募基金有望实现持仓市值的稳步增长。

(图片来源:天风证券策略团队)

综上所述,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实施,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增量资金。这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