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改革后首个征期顺利结束,企业普遍反映良好,水资源税改革效应显现。税务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减轻企业办税负担。水资源税改革不会增加居民和企业用水负担,鼓励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

据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于1月23日发布的消息,我国水资源费改税改革后的首个征期已圆满落幕。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得益于前期的周密筹备,水资源税的首个申报期不仅平稳有序,还赢得了企业的广泛好评,标志着水资源税改革的积极影响正逐步显现。

自2024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铺开。依据《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企业可选择按月、按季度或按次的方式申报缴纳水资源税。其中,按月申报的企业需在每月的1日至15日之间完成税款缴纳。目前,全国各地的税务部门已圆满完成了水资源税首个征期的各项任务。

水资源税改革后,征收单位由原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变更为税务部门,这一变化也直接带动了申报缴纳方式的革新。企业普遍反映,新的申报缴税方式更为便捷。

在前期水资源税征管准备阶段,各地税务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协作机制,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与交互。在电子税务局平台上,企业可以方便地预填取水许可证、取水量等相关信息,并享受税款自动计算的便利,这极大地减轻了企业在税源采集和纳税申报过程中的手动输入负担,进一步提升了纳税人的办税效率。

水资源税改革后,“水费是否会上涨”成为企业和居民普遍关注的焦点。湖南省衡阳市近尾洲水电厂的财务人员张蓓雯为我们算了一笔细账:“以往我们每年缴纳的水资源费约为70万元,而今年1月份我们申报的水资源税仅为5.8万元。如果按此额度推算,全年整体税负并不会有太大变化。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能确保水轮机始终在高效运行区间工作,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得到提升,税负甚至有望进一步降低。因此,如何节约用水成为了我们当前需要深思的问题。”

根据规定,水资源税改革后,对于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相关纳税人,将给予水资源税减征的优惠。这一政策导向已在纳税人中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樊勇表示:“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水资源税改革并不会增加最终端居民和企业正常生活生产用水的负担。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能够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鼓励企业通过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来提高用水效率。”

水资源税改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