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资本市场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印发实施方案。中长期资金作为基石投资者,对稳定市场起到重要作用。当前资本市场呈现向上趋势,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和投研实力提升将为中长期资金入市铺路。
在1月2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一句“大事儿不过夜,更不能过年,所以我们只争朝夕”,掷地有声,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对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信心。这一表态的背景是,1月22日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刚刚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直击公募基金、商业保险、社保基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中长期资金作为市场的基石投资者,其稳定市场的作用不言而喻。通过深化改革,打通卡点和堵点,可以吸引更多资金入市,进一步提升市场的稳定性,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呈现出向上的趋势。特别是在“9.24”政策转向后,市场出现了一波放量暴涨行情,投资者的信心得到了显著提振。无论是沪深300的市盈率,还是上证指数、万得全A指数的市盈率,都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布局时机。
与此同时,居民储蓄的增加和存款利率的低下,使得沪深300的分红收益率显得尤为吸引人。随着投资者信心的回升,中长期资金有望率先入市,带动其他各类资金跟进,共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走强。
中长期资金的入市,不仅将推动市场风格从炒题材、炒概念转向基本面研究,还将使业绩优良的白马股重新获得资金青睐。这将形成正循环,为牛市奠定更加牢靠的基础。同时,中长期资金通常注重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更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这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整体投资水平。
为了推动中长期资金顺利入市,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在《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此外,监管层还明确了对中长期资金的考核周期和权重,使机构资金更加看重长期回报。对于中长期资金入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其他障碍,证监会也将积极进行改革,为中长期资金顺利入市扫清障碍。
在新闻发布会上,吴清还提到了提高公募基金投资水平的重要性。目前,公募基金公司数量众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基金公司必须加大力量提高投研实力,提高基金的业绩表现。同时,基金公司还需要控制回撤,给基金持有人更好的投资体验。
近年来,监管层通过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降低了管理费、托管费以及基金销售费等费用,真金白银地让利给基金持有人。此外,监管层还对基金未来业绩给予更多考核,鼓励基金经理通过专业投资选股和布局,在控制回撤的同时获得较好回报。大力发展权益基金是提升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方面,这既需要资本市场的走强,也需要基金经理将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经编辑整理)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