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理财新风尚:花式存钱与稳健投资并行
AI导读:
Z世代年轻人告别冲动消费,探索低风险理财新方式,如“用利息生活”、寻找“存钱搭子”互相监督,甚至跨城跨省存款追求高息。同时,他们也在寻找收益更优的替代品,如债券基金等。稳健理财成为年轻人普遍观念。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莫谨榕
年终奖的发放引发了新一年的理财热潮,与以往年轻人热衷于消费不同,今年的“Z世代”正以一种全新的理财态度迎接新年。他们告别冲动消费,转而投身于“攒攒攒”的大军,探索低风险、创新性的理财方式,如“用利息生活”、寻找“存钱搭子”互相监督,甚至不惜跨城跨省成为“存款特种兵”,追寻更高的存款利率。这股花式存钱的新风潮正在年轻人中迅速蔓延。
“存钱搭子”兴起,理财新风尚
在社交平台上,“#存钱搭子”“#存钱打卡”等话题热度不断攀升,众多年轻人分享着自己的存钱计划和心得。近年来,理财市场的波动性增加,高风险理财产品表现不佳,促使年轻人转向低风险的理财方式。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26万亿元,居民存款意愿持续增强。
年轻人存钱的方式五花八门,如“12存单法”、“对赌存钱法”和“攒钱打卡法”等。这些方式不仅增加了存钱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存钱的效率。随着利率下行,部分年轻人甚至不惜跨城跨省存款,以追求更高的存款利率。这种“特种兵式存款”的理财方式在年轻人中悄然流行。
“宝宝类”货基失宠,寻找新出路
尽管年轻人热衷于低风险理财,但存款并非他们的唯一选择。随着存款利率整体下行,银行利率对年轻储户的吸引力减弱。因此,年轻人开始寻找收益更优的替代品,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大额存单、短期理财产品、国债逆回购等。其中,债券基金因其相对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曾经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宝宝类”货币基金,如今已风光不再。随着市场变化,宝宝类货币基金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数据显示,至1月20日,全市场货币基金约有96%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低于2%,平均收益率约为1.47%。这一变化促使年轻人将目光转向其他理财产品。
拉长投资期限,锁定中长期收益
在理财方式上,年轻人越来越注重稳健和多元。他们不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理财经验,还积极学习如何挑选优质基金、解读保险条款等。对于中长期闲置资金,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能锁定中长期收益的产品,如国债逆回购、储蓄型保险等。
股民杨小姐表示,她每逢月末、季度末、节假日前夕,都会将股票账户的闲钱买入国债逆回购,以获取较高的收益率。而市民张小姐则选择了增额终身寿险作为长期理财工具,她看重的是保险合同内注明的保证利率和减保功能。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建议,面对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的趋势,投资者应尽量拉长投资期限,选择能锁定中长期收益的产品。同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需求,合理配置资产,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金羊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