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透露,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央行创新设立了两项金融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两项工具实施进展顺利,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透露,为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央行创新性地推出了两项金融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两项工具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旨在提升上市公司和行业机构的融资与投资能力,助力其更好地进行市值管理,维护市场稳定,从而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这一举措也标志着央行在金融稳定职能上的新拓展和探索,未来还将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邹澜强调:“目前,这两项工具的实施进展顺利,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

具体而言,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已经成功进行了两次操作,累计金额达到1050亿元。其中,去年10月的500亿元已全部用于融资增持股票,而今年1月的550亿元也已准备就绪,行业机构可随时用于融资增持。在多项政策支持下,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规模显著增长。经过数月的磨合,该工具的业务流程已完全顺畅,预计在政策空间和《实施方案》的推动下,业务规模和响应速度都将大幅提升。

另一项工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同样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政策工具在稳定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央行结合市场关切,不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特别是在贷款比例、期限等核心政策要素方面,央行已将申请贷款时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低至10%,将贷款最长期限从1年延长至3年,并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以便利银行开展贷款业务,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资需求。邹澜透露,在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召开的座谈会上,金融机构普遍认为,主动进行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多为经营效益良好、管理层对业务发展充满信心的优质企业。因此,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有望成为银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金融机构将以此次政策工具实施为契机,充分发挥客户和网点优势,持续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与近800家上市企业及主要股东达成合作意向,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打算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其中,市值百亿以上的公司占比超过四成。贷款按照利率优惠原则定价,平均利率水平约为2%。

展望未来,人民银行将联合相关部门,根据前期实践经验和业务开展情况,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并适时推动工具扩面增量。相关企业和机构可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中长期资金以增加投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王楚涵(文章来源: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