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引领耐心资本发展,赋能产业创新升级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政府投资基金作为重要政策工具,在推动耐心资本发展、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通过深度解析耐心资本的五大维度及“投”“撬”结合的策略,展现了政府投资基金如何赋能产业创新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编者按:在经济转型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耐心资本正逐步成为孕育新质生产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栏目特推出系列报道,深入探访变革中的投资人,倾听行业心声,分享智慧结晶,共同探索如何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并把握长期价值,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新华财经上海1月23日电(记者郭慕清、吕昂)近年来,政府投资基金作为促进创业创新、加速产业升级的重要政策工具,其运作效率与策略选择备受市场瞩目。特别是在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股权投资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提振了行业信心。
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资本”)董事长孙刚锋对此表示高度认同与振奋。他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将极大推动政府投资基金的规范化、市场化运作,进而引领我国股权投资市场迈向更高水平。
深度解析“耐心资本”五大维度
自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频繁释放政策红利,首次提出“耐心资本”概念,旨在通过长期、稳定的资本投入,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进入2025年,《指导意见》作为政府投资基金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孙刚锋强调,耐心资本是一项艰巨而正确的任务,国有企业应勇挑重担,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杭州资本作为市属国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先后设立杭州科创基金与杭州创新基金,聚焦早期科创项目与产业升级,目标在2025年底前组建规模均达到1000亿元。目前,两大基金批复总规模已超过18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1350亿元,累计投资金额达725亿元,为杭州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外,耐心资本还需体现战略功能,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及市场失灵环节,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杭州资本通过与市场化机构紧密合作,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项目,如“杭州六小龙”等明星企业,均得到了杭州科创基金的早期投资与持续支持。
孙刚锋指出,耐心资本与长期资本相辅相成,当前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长期融资工具匮乏,导致投资基金缺乏耐心资本。而政府投资基金凭借稳定的财政支持,与耐心资本的要求高度契合。为此,杭州资本与中国国新控股等央企携手,共同发起百亿元规模的国新创投基金,基金存续期延长至15年,以满足长期投资需求。
同时,杭州资本注重提升政府投资基金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充分利用杭州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与头部投资机构合作,通过母基金模式实现投资的专业化与市场化。
孙刚锋还强调,耐心资本必须是合规资本,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资金投向“耐心创业者”。同时,《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提升政府投资基金的规范化运作水平。
“投”“撬”结合,赋能产业创新升级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本的灌溉。政府投资基金作为高质量资本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导资金流向关键技术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填补长期资金缺位的重任。
2023年,杭州市成立“3+N”产业基金集群,整合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和杭州并购基金三大母基金,形成强大的政策导向功能。其中,杭州科创基金与杭州创新基金均由杭州资本全资子公司运营,成为推动杭州科技创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杭州科创基金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与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创新策源地合作,组建多支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总规模超76亿元。同时,还设立了全市首支科技成果转化直投基金,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力度。杭州创新基金则不断拓展布局,吸引国家级基金落地杭州,为股权投资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两大千亿元基金已支持多家企业上市,并有众多企业入选独角兽、准独角兽榜单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为杭州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