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江苏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总量达13.7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领先,民营经济贡献显著,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煤电。发展新动能加速积聚,工业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江苏省统计局于1月23日正式揭晓了2024年经济数据,显示该省经济总量成功跨越13.7万亿元大关,稳居全国第二,相比2023年增长了6084亿元。在工业、服务业、消费以及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上,江苏省的增速均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充分展现了其作为经济大省的坚实支撑与引领作用。从发展质量层面剖析,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已连续四年领跑全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了全省13个设区市的全覆盖,同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也位居全国之首,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更是突破了5.7万家大关。

在过去的一年里,江苏省将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与增长潜力作为政策制定的核心要点。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对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高达58.5%和73.3%,民营企业的出口占比也攀升至50%以上。在产业结构上,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了36%,进一步夯实了制造大省、制造强省的基础;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则提升至53%,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江苏省在能源结构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煤电,达到43.2%,新能源发电量增长24.3%,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9.2%,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江苏省的发展新动能正在加速积聚。据统计,2024年,江苏省先进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7%,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高达61.2%和27.8%。此外,现代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商务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三个行业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共同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5.4个百分点。

江苏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汪雪敏指出,尽管2025年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市场需求恢复缓慢、企业盈利困难以及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等问题依然存在,但在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的协同推动下,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以及数字经济的赋能发展等因素将共同带动工业经济承压前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实干兴邦,通过抓项目、促投资、强产业以及抓创新、促提升、强质效等措施,持续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向好发展的态势。

(图片来源:相关图片已嵌入,具体链接及alt描述已保留)(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