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春运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员迁徙,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交通系统压力测试。本文介绍了春运期间人员流动量、交通网络发展、创新驱动下的交通工具升级以及春运服务优化,展现了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稳步前进的历程。

中国春运,这一被誉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员迁徙”的盛况,不仅是衡量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标尺,也是对其庞大交通网络承受能力的严峻考验。随着蛇年春节的临近,“流动的中国”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国际社会窥探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加速建设交通强国进程的独特窗口。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等机构的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预计将达90亿人次,其中铁路与民航的客运量有望分别攀升至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双双刷新历史纪录。自驾出行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整体流动量的近八成,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将再创新高。埃菲社报道指出,在这场名为“春运”的浩荡人流中,中国便捷的交通网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旅行和旅游世界”网站则刊文称,2025年的中国春运是人类迁徙、现代基础设施与文化价值的一次非凡展现。

中国基建的强大支撑,是春运庞大运力背后的坚实后盾。近年来,中国成功构建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以及世界级港口群,航空与航海网络遍布全球。中国高铁、公路、桥梁、港口及快递服务已成为亮丽的国家名片。交通装备的持续升级与交通网络的日益细化,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通了“动脉”,也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员迁徙”注入了强劲动力。世界见证着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稳健迈进,交通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创新驱动与装备焕新,得益于中国制造向“新”迈进的坚定步伐。昔日绿皮火车的记忆逐渐远去,如今春运则是列车飞驰、飞机翱翔、车流穿梭、轮船破浪的壮观景象。今年,16架C919国产大飞机将投入春运服务。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邮轮游热潮涌动,“海上春运”预计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选择自驾新能源汽车返乡的人数持续攀升。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截至2024年11月,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3.31万座充电站,97%的服务区配备了充电设施。世界经济论坛官网指出,中国在充电基础设施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全球85%以上的快速充电桩。“中国春运展现了传统、创新与连通性的完美融合,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铁路与航空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可持续与便捷旅行的重视。”美国“旅行和旅游世界”网站如此评价。

大国交通,以人为本。硬核基建加速发展的同时,春运服务也愈发温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融入,让乘客享受到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不仅“走得了”,更能“走得好”。12306票务系统经过不断升级,已成为日均访问量超500亿次、日售票量超2000万张的全球最大票务平台。高铁外卖服务的普及,让旅客在归乡途中享受美食,增添了春节旅途的温馨与快乐。阿根廷《号角报》注意到,中国政府正全力确保春运期间旅客出行顺畅,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

春运,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独有的运输现象,不仅承载着中国人春节团圆的传统情感,更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与城乡人口流动紧密相连。春运图景的变迁,映射出中国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联系。从“要想富、先修路”的朴素民谚,到“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设的辉煌成就,中国的发展步伐坚定有力。不断升级的基础设施,为春运的顺畅提供了有力保障。

交通的繁荣带动了百业的兴旺。中国正奋力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领先的交通强国,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以自身的发展为世界带来新的机遇。在“全球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员迁徙”中,世界看到了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春运盛况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