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0月以来,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化解工作推进显著,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迅速放量。截至10月31日,全国25个省区市已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超万亿元。分析指出,这反映出地方政府化债资金需求较大,未来货币政策将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0月以来,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化解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特殊再融资债券的重启发行并迅速放量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全国25个省区市已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10126.8亿元,占比当月地方政府债券总发行规模的72.53%,这一发行规模与节奏均超出市场预期。

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指出,本轮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规模庞大,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化债资金方面的迫切需求。背后原因可能与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导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土地财政缺口扩大,进而增加了地方化债工作的难度。

从已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来看,其期限以7年期或10年期为主,平均期限约达16年。冯琳表示,较长的发行期限有助于地方政府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平滑偿债负担,为调整债务结构、稳步化解债务风险提供了更多空间。

在发行地区方面,云南、内蒙古、贵州、辽宁、天津成为本轮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的“领头羊”,发行规模均突破800亿元大关。而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安徽、西藏、浙江等省区市则尚未发行此类债券。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分析认为,这些地区后续披露发行计划的可能性较低,部分地区已完成隐债清零或隐债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强。

展望未来,孙彬彬预计11至12月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总规模或可达3000亿元,且未来在2024年乃至2025年,此类债券的发行仍将持续进行。

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宏观首席分析师陶川表示,货币政策将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确保地方政府化债过程不会对债券市场造成过大冲击,同时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短期内,央行或将采取中期借贷便利(MLF)超额续作、降准等措施来提供流动性支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