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前夕,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该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施工图和硬指标,每年将至少为A股新增数千亿的长期资金。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大门已经打开,这将为A股市场带来重大利好。

  春节前夕,中国A股市场迎来重大利好消息。近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大权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目标。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时间是宝贵的,必须只争朝夕,尽快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要“稳住楼市和股市”。而稳住股市的关键在于中长期资金的稳定流入,这些资金被视为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长期以来,A股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市场波动性较大。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有助于熨平短期市场波动,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投资性。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也表示,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其专业性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这些资金入市对于中国建立一流的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那么,如何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呢?《实施方案》给出了明确的施工图和硬指标。

  施工图方面,包括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等。

  硬指标方面,则包括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力争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等。

  这些具体、有力的政策举措,每年将至少为A股新增数千亿的长期资金。然而,如何确保这些资金能够顺利入市,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实施方案》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同时,大幅度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的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的安排。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考核压力、盈利目标一度是保险公司等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卡点。如果考核期限过短,完成当年目标的压力较大,就很难成为耐心资本。而《实施方案》拉长考核周期,将有利于提升中长期资金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李迅雷表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大门已经打开,融资渠道日渐畅通。展望未来,上市公司应提升竞争力,让入市的中长期资金得到优质回报,从而推动市场资金面和基本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杨德龙则认为,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能够提升A股的整体估值水平,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多获益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