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抖难财”现象引发热议
AI导读:
小红书因TikTok封禁事件而意外走红,引发跨境电商和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义乌商家和知名企业纷纷利用小红书平台吸引外国客户,掀起一场线上“全球化”互动热潮。
小红书官宣与春晚再度携手,本应沉浸在春晚露脸前的热烈筹备中。然而,现实中的机遇与挑战总是突如其来。一夜之间,小红书因“抖难财”现象登上了央视新闻的舞台。
自1月14日至23日,短短9天内,小红书被戏称为“国际书”,凭借其新增的“史上最强”翻译功能,收获了一波汹涌的流量。然而,随着TikTok解禁的消息传来,这股热潮又悄然平息。
对于小红书而言,这波突如其来的TikTok热浪,其长远影响尚难定论。但在这场热潮中,搭乘“小红书的TikTok美国难民”东风的义乌商家和金融机构,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些商家和机构纷纷在小红书上发布广告,推销商品,发布英文帖子介绍公司业务和投资产品,抢占这一新兴流量高地。小红书的“致富经”,在这些商家的巧妙运用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红书上线翻译模块之前,中美之间的语言障碍曾是两国网民沟通的难题。然而,这并未难倒义乌的商家们。他们利用ChatGPT生成英文文案,结合AI生成产品图,再利用小红书官方的AI视频编辑功能,制作出英文带货视频,直接在平台上发布。
一位义乌老板用幽默的英文写道:“外国朋友们,别帮他们做英语作业了,快来看看中国饰品!”随后,他们便开始了直播,运用早上学习的英语与外国用户互动,解答疑问,展示商品,分享心得。搭配着直播中的优惠活动和抽奖环节,义乌商家迎来了订单爆增的时刻。
这股热潮也激发了义乌团队的热情,他们连夜加班,做起小红书外贸新号,搬运TikTok视频,迎接“TT客户”的到来。甚至有商家直接将TikTok上与外贸工厂相关的视频搬运到小红书上,竟也引来了亚马逊客户的询单。
跨境电商出海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对于工厂而言,运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是开拓海外市场的低成本方式。而小红书这波流量,更是让不少跨境电商商家实现了“出口转内销”。他们在小红书上发布的产品帖子不仅吸引了美国客户的咨询,还能通过直播为独立站和亚马逊店铺导流。
义乌能在这波小红书机遇中脱颖而出,或许与其与小红书的深厚渊源有关。去年10月,小红书义乌电商运营中心正式挂牌运营,为义乌商家提供了全方位的孵化赋能服务。
除了义乌商家外,众多知名企业也加入了这场“流量盛宴”。从互联网公司、金融、电商到食品企业,都试图在玩梗大赛中夺得头筹。网易游戏、饿了么、大众点评、美团等纷纷发布英文帖子,吸引外国用户的关注。
在出行领域,高德、百度地图、滴滴、携程等出行平台也玩起了“梗营销”。他们纷纷向外国用户发出热情邀约,鼓励他们使用中国的出行平台。
此外,奇瑞集团、比亚迪、广汽丰田等众多车企也迅速捕捉到这波营销机遇,在小红书上发布英文版相关内容,展示新能源汽车技术和用户故事,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曝光度和美誉度。
然而,尽管这些企业和商家在小红书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评论区却显示,大部分留言的IP地址为国内。对此,有网友犀利评论:“努力了半天,底下全是老内”。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些企业或许正是想要收割“老内”的流量。
对于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而言,他们也纷纷下场,利用小红书平台吸引外国客户。国泰君安、广发证券等证券公司纷纷发布英文笔记,介绍中国券商和相关交易软件,掀起了一阵“出海宣传潮”。多家基金公司也在小红书上发布与投资相关的英文帖子进行导流。
随着TikTok在美国封禁事件迎来转机,许多TikTok难民又回归了TikTok。但无论如何,这场线上“全球化”的互动对于中美网友来说是真实发生的,而商家、企业和机构也在这场热潮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流量和订单。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