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全员营销压力重重,业内呼吁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指标
AI导读:
银行员工面临繁重的营销任务压力,反映出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业内人士呼吁银行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发展指标,加强对基层机构和员工的培训指导,共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储蓄存款全员营销、对公拓户攻坚行动以及旺季贵金属销售任务,这些繁重的考核指标成为了某国有大行地方分行计划财务部工作十余年的杨然心中的一块巨石。面对银行内部“全员营销”的文化,无论身处何职,营销压力如影随形。
杨然的故事,正是无数银行员工的真实写照。尤其在岁末年初,这些任务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矗立在银行员工面前。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多家银行正以储蓄存款日均增量、有效对公结算账户增量等指标,全力冲刺2025年春季营销活动,为员工下达了严苛的营销任务。
员工们普遍反映,营销任务压力巨大。杨然透露,动员大会后,行里对春季业绩尤为重视,非营销岗位员工也需在1月内完成50万元的新增存款目标,完不成将面临惩罚。而山西地区某农商行的小吴则表示,他们支行每位员工需在1月内完成200万元的新增存款任务,面对县域客户,难度颇大。为此,小吴不仅在线下积极推广,还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如微信群、朋友圈、视频号等,甚至尝试直播宣传银行贵金属产品,以扩大宣传覆盖面。
然而,繁重的任务压力也催生出了一些乱象,如“买存款”、“买贷款”等行为。部分银行员工为完成任务,不惜在社交平台上揽储获客,甚至寻求资金掮客的帮助。
对于银行而言,全员营销现象反映出其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某股份行人士坦言,部分银行过于注重短期业绩,忽视了长期稳健经营。同时,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也加剧了全员营销的依赖。但此举并非长久之计,多家银行因设立时点性存款考核指标并分解给个人,已被监管部门罚款。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银行应针对细分客户推出差异化产品,提高金融产品与客户的匹配度,而非一味下达存款指标。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将负债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尤其是中小银行,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保持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发展指标,让绩效考核方案更加科学。同时,加强对基层机构和员工的培训指导,增加支持服务。相较于短期的“冲时点”,存贷款的定价才是银行长期竞争的关键因素。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部分银行开启“价格战”,给市场带来无序竞争。为维护市场秩序,需强化市场监管及治理,金融机构也应共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工商银行行长刘珺曾发文表示,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以内卷和非理性竞争的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只会削弱利率政策的传导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提升专业能力,以服务创造价值。银行业应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等为依托,增进同业沟通交流,加强金融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的探索及经验分享,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
(图片来源:相关银行宣传资料,图文无关)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