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邀房企座谈,共商融资支持
AI导读:
近日,多家银行邀请房企座谈,研讨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提出“三个不低于”政策要求,但房企资金压力依然巨大,需多管齐下解决融资难题,包括制定放款细则、拓宽发债渠道、盘活受限资金等。
近日,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国内大型银行相继邀请房地产企业进行座谈,共同商讨如何更有效地支持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
座谈会上,银行方面提及了坊间流传的“三个不低于”政策要求,即银行自身房地产贷款增速、对非国有房企对公贷款增速以及对非国有房企个人按揭增速均不得低于平均房地产贷款增速。此举被视为监管层正在积极推动银行加快对房企的融资支持,以缓解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下行压力。
事实上,近期政策层面已经多次释放“暖风”,助力房地产市场。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包括支持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
然而,尽管政策利好频传,但部分房企的资金压力依然巨大。近期,多地房企项目纷纷采取大幅降价策略以回笼资金,但此举也引发了地方监管部门的关注,并对涉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了纠正。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房企对于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
自去年监管层提出房企融资“三支箭”政策以来,房企的“失血”状况虽有所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如何有效破解这一“症结”,成为房企、监管、银行等各方共同面临的考验。
以“三个不低于”政策为例,虽然其旨在促进银行向房企加速放贷,但具体实施细节和标准尚未明确。同时,此前传出的“50家房企白名单”也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各银行对于“白名单房企”的认定标准并未达成共识。
银行方面虽然也希望能够将资金投放出去以推动业务发展,但同样需要防范风险。因此,支持房企合理融资的重任不能仅依靠银行一方,还需要相关环节共同分担。
在房企融资方面,除了贷款和发债外,还可以考虑进一步拓宽房企增信发债渠道。同时,也需要关注并盘活房企的“受限资金”,即那些被困在监管账户里无法提取的预售资金。
本轮房企资金承压的原因除了市场下行导致的回款慢、回款少外,还包括大量已预售的资金被困在监管账户里无法提出来偿还到期债务。预售资金监管虽然起到了“保民生”的作用,但在部分地区也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
近期多家银行与房企的座谈会上,已有房企反映预售资金监管问题。这一问题显然需要相关部门全盘统筹考虑并共同解决。
综上所述,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要“多管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放款细则和标准、拓宽房企增信发债渠道以及让部分预售资金灵活使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解开这个“连环扣”,助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