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网络直播间货不对板现象频发,尽管有明确规定和监管办法,但问题依然存在。文章探讨了直播带货的监管难题、消费者权益受损及行业秩序扰乱等问题,并提出加强供货到销售全链条监管、构建联合治理机制等建议。

近期,网络直播间的货不对板现象再度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尽管《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已明文规定,主播在直播活动中必须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严禁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宣传,避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然而,尽管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网络直播营销的管理办法,货不对板的问题却依然屡禁不绝。

直播带货以其即时性和强互动性著称,但这也带来了商品来源复杂多样的问题,使得监管部门难以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让一些不良主播有机可乘。此外,平台在监管责任上的落实不到位,以及选品审核机制的不完善,更是导致此类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网红主播在选品时底线一再降低,只追求短期暴利,而忽视了自身的口碑与长远发展。

消费者选择在直播间购物,是基于对平台和主播的信任。而货真价实,才是留住消费者的关键。货不对板不仅直接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是对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秩序的严重扰乱。供货环节正是这一乱象的源头,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商品从生产源头就符合质量标准。同时,平台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强对主播的资质审核,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要求主播具备相关产品的专业知识和销售资质。

对于违规主播,平台应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如封号、列入黑名单等,对于情节严重的主播和商家,更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系统,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对于查证属实的违规行为,应迅速进行处理,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要确保直播带货的货真价实,必须从供货到销售的全链条进行监管。推动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多部门构建联合治理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同时,还需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促进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直播带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