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制造业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企业数量增长6.1%,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业深厚底蕴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展现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未来,中国制造业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4年1月2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隆重举行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我国工业经济在2024年的亮眼成绩单。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了51.2万家,与2023年末相比增长了6.1%;而全部工业增加值更是完成了40.5万亿元的壮举,标志着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稳居全球榜首。

制造业连续15年蝉联全球第一的宝座,绝非偶然。这一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不懈的奋斗精神。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中国制造业经历了转型升级的艰辛历程,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今,中国制造业不仅在规模上保持领先,更在质量和效益上取得了显著提升,展现出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稳健增长,是制造业稳健发展的直接体现。这背后,是无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生产流程的不懈努力。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例,近年来,中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实力,更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则是市场活力的生动写照。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制造业,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更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这些企业中,既有传统的制造业巨头,也有新兴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它们各展所长,共同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发展。

40.5万亿元的工业增加值,不仅是中国制造业规模优势的体现,更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和影响力的彰显。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制造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都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注重规模和速度,更注重质量和效益。我们不再单纯追求产值的增长,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技术的含量和品牌的影响力。这种发展理念的转变,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更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造业连续15年全球第一,是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最大底气。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中国制造业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业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我们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治理和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制造业的繁荣发展。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