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交所召开沪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座谈会,探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科技企业高质量产业并购,提出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绿色通道”,优化审核机制,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

近日,上交所举办了一场聚焦沪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专题座谈会。与会专家一致认同,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新政频出且信号积极,为并购重组业务的蓬勃开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然而,当前科创领域的重大并购重组项目仍显稀缺,相关支持政策尚存优化空间,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激活。

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监管部门正紧锣密鼓地研究构建针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的“绿色通道”,旨在优化“小额快速”审核流程,并切实执行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的政策措施。

此次座谈会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旨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核心枢纽作用,进一步激活并购重组市场,推动高科技企业实现高质量产业并购,以实际行动践行“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导向。会上,证券公司、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的代表围绕估值合理性、业绩承诺监管、支付工具选择及重组审核效率等市场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证券公司代表指出,优质产业并购能够有效盘活存量上市公司资源,助力龙头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鉴于科技企业具有技术沉淀期长、前期投入高、增长潜力大、速度快等特性,建议采用符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估值逻辑,实施更为灵活的重组支付方式,并适当放宽A股上市公司间的并购整合限制。

创投机构代表则强调,中国并购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并购退出有望成为创投机构项目退出的主流渠道。他们呼吁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主营业务进行横向并购,或沿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并购,以推动产业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建议优化重组对价股份锁定期、业绩承诺监管安排及高科技企业重组审核机制,以激发创投机构并购退出的积极性。

上市公司代表就跨境并购与境内并购在尽职调查难度、交易惯例、审计评估等方面的差异和挑战进行了交流,并建议对信息披露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座谈会强调,市场主体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主渠道作用,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激发市场科技创新活力,共同推动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科创板为例,近年来,科创板已累计披露超过350起资产交易,均围绕同行业或上下游进行产业并购,显著提升了科创板公司的竞争力。

今年以来,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新规新政,如延长发股类重组财务资料有效期等,并明确提出“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的估值包容性”,展现了开放、包容的监管态度。例如,证监会发布了修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决定,延长了发股类重组项目财务资料的有效期,以降低上市公司重组成本,加快重组进程。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表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将推动上市公司更好地运用定向可转债等多元化支付工具,通过重组提升质量、增强实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