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并推出加大A股投资力度、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优化投资生态等举措,多维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近日,国家六部门携手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旨在积极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及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投入力度。

中长期资金以其规模庞大、稳定性强、投资期限长的特点,被誉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定海神针”。近年来,为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消除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障碍”。去年9月底,中央金融办与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任务。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了“要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阻碍”。此次《方案》的发布,不仅深入贯彻了党中央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决策部署,还进一步细化了前期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措施。

《方案》直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与难点,围绕加大A股投资力度、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旨在营造“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氛围。综合来看,《方案》呈现出三大显著亮点:

首先,《方案》明确提出要增加各类中长期资金对A股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拓宽长线资金的“蓄水池”。《方案》详细规划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路径。

加大中长期资金对A股的投资,有助于实现中长期资金的保值增值,促进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以及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中长期资金通过权益投资,可以丰富资产配置,提升产品收益,增强长期收益能力;中长期资金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同时,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次,《方案》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进行了完善,以实现“长钱长投”。例如,提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应全面建立并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长期以来,短周期考核机制与中长期资金的“长钱”属性不相匹配,成为制约“长钱长投”的主要因素。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以促使中长期资金坚持长期投资,减少大额资金的频繁交易,稳定市场波动,增强市场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中长期资金进行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避免过度关注短期股价波动,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此外,还可以优化中长期资金的资产配置,增加对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领域的长期投资,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最后,《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投资环境的举措,为各类中长期资金直接入股上市公司提供便利。《方案》规定,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及银行理财等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举牌认定标准等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的政策待遇。这将使中长期资金能够更加便捷地入股上市公司,既支持了企业的融资发展,又优化了资源向优质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配置,还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稳定了市场预期。

总体来看,《方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展现了六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形成了落实增量政策的合力,从多个维度推动了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各部门通过加强资本市场政策的协同,提升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形成了乘数效应,加速了“长钱长投”生态的形成,共同推动了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内容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