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介绍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内容,包括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等机构的长周期考核机制,以及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相关信息,并分析了中长期资金入市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A股市场即将迎来“长钱”的注入。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会上,释放出一系列关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硬性指标,尤为引人注目:未来三年内,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需每年至少增长10%;同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自2025年起,需将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A股投资。此外,针对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等机构,将全面推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这一机制性突破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具有重大意义,解决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能有效削弱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亮点聚焦: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不低于千亿

1月22日,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吴清在会上详细阐述了该方案的几大核心要点。其中,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自2025年起,每年至少将几千亿元新增保费中的30%投资于A股,为市场注入大量长期资金。同时,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于2025年上半年落地,规模预计不低于1000亿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透露,第二批试点在机制设计上更为灵活,春节前将先行批复500亿元,并立即投入股市。后续还将根据保险公司的实际需求,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及基金规模。

《实施方案》进一步要求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机构全面建立并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并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同时明确了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的具体安排。吴清强调,考核周期的延长有助于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此外,吴清还透露,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将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至少增长10%。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管理制度,加强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的联结。自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约450亿元的费用。

深度分析: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升市场活跃度

广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陈福指出,中长期资金入市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股价波动频繁与业绩考核周期过短、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有待完善以吸引长期投资、保险公司面临偿付能力等监管压力。而《实施方案》对解决前两个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第三个障碍,近年来监管部门已采取下调权益风险因子等措施进行探索,预计未来仍有政策优化空间。

陈福认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将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随着政策着力于提升市场稳定性,尽管短期政策空窗期市场活跃度有所震荡,但随着外部不确定性与内部应对措施的逐步落实,增量资金的持续注入将有望使市场活跃度再次回升。此外,中长期资金入市还将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树立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机性,进而提振投资者信心,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姚泽宇分析指出,《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这将显著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投资规模和比例,使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合理,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得到全面强化,投资者回报稳步提升。同时,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中长期资金引领作用更强、投融资两端发展更为平衡、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更好的新局面。

相关图片描述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