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费改税首个征期圆满结束,企业反响积极
AI导读:
我国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改革后首个征期顺利结束,企业普遍反映良好,改革效应逐步显现。多数企业正常生产用水成本未增加,节约用水的意识和动力持续增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近期,我国水资源费改税改革后的首个征期已圆满落幕。据国家税务总局1月23日透露,得益于前期的周密筹备,水资源税首个申报期运行平稳,企业普遍反响积极,水资源税改革的积极影响正逐步释放。
据悉,自2024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铺开。根据《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水资源税的申报缴纳方式灵活多样,可选择按月、按季度或按次进行。其中,按月申报的企业需在每月1日至15日期间完成水资源税的申报缴纳。目前,全国各地的税务部门已圆满完成了水资源税首个征期的各项任务。
以宁波明州热电有限公司为例,1月6日,该公司财务经理张晔在鄞州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水资源税专窗顺利拿到了宁波市首张水资源税完税凭证。张晔表示:“税务部门为新业务设立了专窗,我从进入服务中心到开出税票,仅用了几分钟,非常高效。”
水资源税改革后,征收单位由原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转变为税务部门。对于这一变化,企业普遍反映申报缴税方式更加便捷。广州中程康怡饮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玉棋坦言:“水资源费改税初期,我们确实有些压力,因为以前只需按照水务局测算的金额缴纳水资源费即可。但现在需要自行申报,我有些担心。但在税务干部的协助下,我们很快就在电子税务局上完成了首个征期的申报,整个过程非常顺畅。”
此外,水资源税改革后,“水费是否会上涨”成为企业和居民普遍关注的焦点。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改革实施,但多数企业的正常生产用水成本并未因此增加,反而节约用水的意识和动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湖南省衡阳市近尾洲水电厂财务人员张蓓雯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我们每年缴纳的水资源费大约在70万元左右,而今年1月我们申报的水资源税仅为5.8万元。若按此额度推算,全年整体税负变化不大。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能将水轮机始终控制在高效运行区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税负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因此,如何节约用水成为了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樊勇指出:“水资源税改革在制度设计上,旨在避免增加居民和企业正常生活生产用水的最终负担。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可以充分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企业用水行为,鼓励企业通过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来提高用水效率。”
(文章来源:新京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