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六部门联合发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出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比重等措施。这将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流动性,同时引导机构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助力A股市场稳健发展。

近日,六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旨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针对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以及提高权益投资比重等。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将为A股市场注入可观的增量流动性。

A股市场由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两大群体构成,两者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机构投资者因其庞大的资金规模,其增减持行为对资本市场具有显著影响。这些机构投资者包括国家队资金、外资、公募私募基金、保险资金等。

为了稳住股市,政策制定者着重从机构投资者入手,提出了两大策略。首先,通过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持续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其次,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以此作为表率,引领股市走向价值投资之路。

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潜在的资金规模巨大。国内机构投资者结构复杂,涵盖了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众多类型。政策层面可以通过提升这些机构对权益资产的投资比例,以及营造市场赚钱效应等方式,激发其入市积极性。

以保险资金为例,早在2020年,相关部门便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达上季末总资产的45%。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已达32.15万亿元,其中“股票+基金”的投资占比为13.2%,距离权益资产可投资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然而,尽管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在不断提升,但普遍险资的权益投资比例仍维持在15%左右,提升空间巨大。因此,提升A股市场优质资产比例,激发险资等机构资金的入市积极性,成为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针对机构投资者自律性不足、投机性高于散户的现象,政策制定者也提出了相应措施。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信息、人才和资金优势,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但也存在利用投资工具进行套利的问题。这导致A股市场长期徘徊在3000点至3500点之间,与部分机构投资者的价格套利、波段操作策略密切相关。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政策制定者建议全面放宽散户投资者的风险对冲工具,恢复散户的T+0交易制度,而机构投资者则保持T+1。这将有助于股市打破长期震荡徘徊的困局,改变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在投资工具上的不对称问题。

同时,为了提升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氛围,还需提升机构投资者的自律性,让他们引领市场进行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只有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共同做多时,股市才能从根本上摆脱3000点至3500点的束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