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预计2025年将带来约18230亿元增量资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将积极响应,同时长线外资也将扮演重要角色。这一政策将有效改善A股市场的资金面结构并提升市场稳定性。

近日,中国六部门携手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促进长期资本的有效投入。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一股新的资金活水。

1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共同介绍了这一重大政策。他们详细阐述了如何大力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以稳定并推动股市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一政策,市场普遍关注中长期资金的规模及其入市后的影响。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将如何响应?长线外资将扮演何种角色?这些资金将对股市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

东吴期货首席投资官吴照银指出,根据初步测算,到2025年,险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以及上市公司分红等几类中长期资金将合计带来约18230亿元的增量资金。这一规模相当可观,将显著改善A股市场的资金面。

此外,外资也是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全球知名的主权基金、养老金、公募基金和商业保险资金等长期积极参与A股市场,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截至去年底,外资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两个渠道共持有A股约3万亿元人民币。

为了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对长线资金的吸引力,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大分红与回购力度以提升长期回报率,稳定股息回报率以吸引险资配置资金,以及改善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

中长期资金潜力巨大,或带来超万亿元增量

中长期资金通常指投资期限较长(通常在一年以上)、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资金。这类资金包括养老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等。这些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安全性高等特点,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稳定器。

吴照银进一步分析指出,险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以及分红等几类中长期资金在未来几年内将带来显著的增量资金。其中,险资的保费收入持续增长,预计每年将新增一定数量的投资资金;公募基金持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一定比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规模也在稳步增加,提高股票投资比例将带来额外的增量资金;而上市公司的分红则成为二级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为了拉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考核机制的调整也至关重要。证监会提及将基金考核时间由短期改为长期,通过延长考核周期和提升实际投资比例来形成合力,有望提升资本市场的内生稳定性。

海外资金聚焦中国需求复苏和治理改善

除了境内长线资金外,国际资金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近两年来国际长线资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处于历史低位附近,更多是对冲基金在活跃交易。尽管如此,随着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发布和实施,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正在逐渐回升。

在近期的高盛香港亚洲宏观大会上,国内外的长线和对冲基金管理人交流了对市场的看法。整体而言,海外资金对投资中国市场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特朗普加关税、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以及国内通胀下行、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方面。尽管如此,大多数投资人仍认为亚太市场中中国的表现会相对较好。然而,在认知和实际行动之间仍存在差距或滞后。

对于长线外资而言,加仓的前提主要是中国内需能否实质性复苏以及市场治理能否进一步完善。在刺激措施方面,重启消费被视为关键所在;而在治理改善方面,更好的企业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水平将给予海外耐心资本信心。

综上所述,《实施方案》的发布和实施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将有效改善A股市场的资金面结构并提升市场稳定性;而海外资金的关注和参与也将为中国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