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措施明确,公募基金与险资成关键力量
AI导读: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公募基金与险资未来三年投资A股目标,旨在增加长期资金支持,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营造长期价值投资氛围。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具体指标与措施已明确出炉。
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详细阐述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证监会、财政部、人社部、央行以及金融监管总局等五大部委共同参与此次发布会。证监会主席吴清透露,未来三年内,公募基金持有A股的流通市值将力争每年至少增长10%。同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自2025年起,计划将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于A股市场。
吴清强调,这一系列举措预计每年将为A股市场带来数千亿元的长期资金支持。此外,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也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地实施,试点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
发布会当天,A股市场呈现冲高回落态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微涨0.51%,全市场成交额达到1.3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增加2200余亿元。其中,银行与非银金融板块表现抢眼,涨幅分别达到2.3%和1.33%。
公募基金持股规模持续扩大
据吴清介绍,《实施方案》主要包含三大核心内容:一是明确提出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规划;二是延长考核周期,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以降低短期业绩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三是巩固并增强落实增量政策的合力。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近年来面临复杂市场环境挑战,部分权益类基金出现亏损,暴露出经营理念偏差、公司治理缺陷及投资行为短期化等问题。为此,证监会已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旨在完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加强长周期业绩考核,并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预计自2025年起,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约约450亿元费用。
同时,《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将保持每年至少10%的增长速度。据富国基金分析,截至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已达5.9万亿元,虽同比增速为13.5%,但近三年滚动年化复合增速为-2.8%,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间。未来三年,在政策的指引下,公募基金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万亿级的增量资金。
险资入市潜力巨大
保险资金以其长期性特点,被视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发布会上表示,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具有较大潜力和空间,力争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股市,并稳步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
肖远企透露,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超过4.4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总额的比例为12%。关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两家保险公司设立500亿元规模的证券投资基金,用于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第二批试点规模拟定为1000亿元,并将于春节前先行批复500亿元。
鹏华基金研究部总量周期组组长张峻晓预计,随着权益配置比例的提升及新增保费和资产再配置的规模增加,保守估计保险行业每年将带来超6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营造长期价值投资氛围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从资产端、交易端、机构端和执法端等多方面加大政策供给,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长期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的市场生态。具体措施包括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给、支持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机构投资者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能够直接获取优质资产投资机会,并为上市公司引入多元化资源,助力其全面发展。同时,这也将增加长期资金供给、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完善市场投资者结构。
此外,在支持外资主体参与A股市场方面,证监会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性,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吸引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