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可转债市场供需不平衡或仍将持续,融资收紧但需求端稳固。建议投资者关注低价、偏股型配置策略,并博弈转债下修机会。同时,汽车、AI等行业具备投资机会。

2024年,可转债市场或将继续面临供需不平衡的挑战。业内人士预测,可转债融资将进一步收紧,而需求端则显示出一定的韧性。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仍将可转债视为重要的收益来源。

尽管无需过度担忧可转债估值大幅压缩的风险,但短期资金面的波动以及流动性收敛可能导致的估值波动风险,将对转债价格形成压制,成为常态。同时,正股修复弹性的不确定性也将加剧转债市场的波动性。

今年,可转债供给偏弱的局面或将持续。据华福证券的测算,预计2024年转债发行规模将在1770亿元左右,转债净供给或在240亿元左右,较2023年进一步减少。政策方面,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规范可转债的发行,对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进行适当限制。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8日,已披露发行预案的可转债共有164只,待发规模合计2365亿元。然而,在再融资收紧的背景下,新增董事会预案明显减少,预计2024年四季度后转债新增供应将迎来明显缩量。

从需求端来看,公募基金、企业年金、公司原股东等主力配置力量依然稳固。华福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清荷预计,在权益市场偏乐观的预期下,2024年“固收+”基金份额有望回升,对转债的需求也将继续保持。此外,随着权益市场的回暖,自然人投资者持仓量也有望回升,保险机构和企业年金等长线配置资金也有望继续加仓转债。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虽然2024年转债需求端难以再现高速扩容行情,但转债作为相对收益较好的优质投资品种,其资产配置需求仍具有韧性。在投资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关注低价、偏股型配置策略,并平衡配置高股息、高成长资产。同时,在外需改善的背景下,出口产业链也存在结构性机会。

行业策略方面,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认为,汽车、AI等方向高景气度有望延续,医药、消费及军工等板块或迎来困境反转。具体来看,投资者可以关注华为链、特斯拉链上的汽车轻量化以及叠加机器人概念的汽零标的以及智能驾驶方向扩散标的,如TMT板块的联创转债、宇瞳转债、韦尔转债、道通转债、长信转债等。此外,AI浪潮中的算力国产化和终端应用也值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将有多笔可转债进入回售期,为投资者提供了博弈转债下修的机会。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2024年将有118只、规模合计1453.9亿元的可转债进入回售期。李清荷表示,处于回售期的发行人为规避转债回售或到期赎回,下修动力充足。她建议投资者关注2024年进入回售期且无显著信用风险的低价高溢价转债投资机会,博弈下修机会。

然而,下修博弈的不确定性也较大。2023年以来不下修的个券增多,且下修概率大的个券更偏小盘,可能不适合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因此,投资者在进行下修博弈时需要谨慎考虑。(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